■ 吴璟
3月2日,记者从省经信委获悉,为缓解水泥行业过剩产能,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减轻大气污染,今年四川省将首次对水泥行业开展季节性错峰生产。
季节性错峰生产范围包括:全省新型干法旋窑水泥企业开展季节性错峰生产,水泥生产企业96户、生产线117条(其中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及危险废物、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熟料和生产特种水泥的生产线可以减少错峰时间或不参加错峰生产)。
同时,季节性错峰生产时间均有明确规定:各水泥生产线全年季节性错峰生产时间不少于125天(全年总生产时间按365天计)。同时,根据各地发展不平衡、污染防治的实际情况,实施区域和阶段差异化错峰生产。在春节期间、高温雨季、冬春季节尽量安排停窑检修,特别是冬春季节和环境质量状况较差区域。其中,第一类区域(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包括天府新区)第四季度及冬春期间错峰生产不少于45天。第二类区域(眉山市、乐山市、宜宾市、泸州市、自贡市、内江市和广安市)第四季度及冬春期间错峰生产不少于30天。第三类区域(其他市州)第四季度及冬春期间错峰生产不少于2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