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24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灵璧县长朱守坤:精准发力现代生态农业 优化升级农业结构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今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将聚焦三大体系,提升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对此,省人大代表、灵璧县长朱守坤认为,这一任务和要求是立足于安徽农业大省实际,适应当前农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和大趋势的重要战略选择。“灵璧县作为农业大县,一定会精准发力、大胆实践,努力在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上抓出新成效、取得新成果。”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标准化是基础、是关键。要推进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生产手段以及生产模式的标准化。”朱守坤介绍说,灵璧县良林家禽产业化联合体起草制定的安徽省地方标准《有机鸡蛋生产技术规程》正式发布实施,玉米单产全市领先,有机富硒鸡蛋畅销全国;璧禾田园农业科技公司坚持从创建部级标准化菜园入手,以测土配方施肥、水土环境监测为抓手,采用“十统一”模式,全面抓好水、土、肥、药监测,提高了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收到较好效果。

  “质量安全是农业的生命。为强化质量监管,我们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建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12个,农产品检测合格率98%以上。”朱守坤说。

  同时,灵璧县有序推进农业生产资源再利用、再循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模式,实现经济和生态运行的良性循环。朱守坤介绍,“这方面,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绿飨园畜牧和林汇种鸡公司,分别利用养殖废弃物开展有机肥料生产加工,灵南生态专业合作社实行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实现了废料循环利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朱守坤提出,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拓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升级农业结构。“充分依托农业资源优势,着力培养大企业、大产业、大品牌,深层次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近年来,灵璧县以食品产业为首位产业,大力实施“3111”工程,2015年,7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加工产值160亿元。围绕三产融合,以获批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引导省道、县道沿线的新型主体加快乡村休闲农庄、农业科普基地建设,初步形成具有灵璧地方特色和楚汉文化底蕴的农庄式观光线路。

  朱守坤认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新型主体是主力,必须着力提升其带动力。“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引导农户入股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把小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系起来,让农民共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综合设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开展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家庭农场“直管直贷”试点和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着力解决新型主体融资难问题,为新型主体和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政策支持。(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