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8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第十届北京国际文创博览会闭幕 签约金额超千亿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主场活动日前下午落幕。据不完全统计,本届文博会期间,共签署产品交易、艺术品交易、银企合作等协议总金额1003.8亿元人民币。

  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博会签约、成交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广播影视节目、网络游戏研发制作、动漫研发制作、出版发行等内容文化产品成交大幅增加;二是文化、科技、创意、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的新业态项目增加;三是文化产品现场交易明显增加;四是金融业投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增加。

  作为透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窗口,本届文博会凸显多方面效应:大力推广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促进传承创新;力推原创文化产品,促进价值提升;聚焦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合作共赢;密集展示互联网文化,促进文化产业跨界融合;营造创新创意氛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促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创办于2006年的文博会伴随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脚步走进了第十个年头,已成为在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级政府、文化创意相关产业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盛会,并成为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标志性品牌活动。文博会十年着眼于服务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见证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从起步、培育到快速发展的历程,推动了全球文化资源高端整合,发挥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新兴文化业态成长、文化科技金融跨界融合、文化市场要素配置和文化创意人才培育成长的平台效应。

  第十届文博会以“推动文化繁荣 促进融合创新”为主题,举办了展览展示、推介交易、论坛会议、创意活动、分会场六大系列百余场活动,并搭建官方互联网展示平台,突出展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的最新成果、“文化+”新兴业态发展趋势,深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模式;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落地和文化贸易,助推中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本届文博会规模空前,高端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特色更加明显。共有来自海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界及相关业界的198万多人次参与了展览会、推介交易、论坛会议、创意体验及分会场百余场次活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盟、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国际组织,俄罗斯、匈牙利、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伊朗、埃及、阿根廷、韩国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45个代表团组,天津、河北、山西、安徽、广西、四川、贵州、西藏、青海、新疆等23个省(区市)组团参展参会。

  北京文博会深耕细作的十年,见证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起步、培育到快速发展的全过程。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焕发出巨大生机与活力,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674.1亿元跃升到2014年的2826.3亿元,年均增长17.3%,占全市GDP比重达13.2%,创历史新高,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稳固,对全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日渐增强。这其中,北京文博会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助推作用功不可没。

  本届文博会的展览会、推介交易、论坛会议、分会场、创意体验等近百场活动在北京的40多个会展场馆全面展开。位于北三环东路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文博会主展场,1800多家国内外文化创意企业将突出展示文化演艺、动漫游戏、广播影视、工艺美术、新闻出版、文物及博物馆、创意设计、创意礼品与艺术品、体育休闲、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重点文创产业领域的新产品、新创意、新项目、新模式、新业态。围绕15个主题的数十场推介交易活动、3场论坛会议、10场创意活动以及16个分会场同期举办。同时,本届文博会继续设立了江苏扬州分会场。

  在开幕式同时,北京市委宣传部发布了北京市首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名单,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清华科技园、星光影视园、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4个园区入选。据悉,北京市拟通过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认定,加强扶持建设,树立园区发展标杆,支持示范园区采取“主园+分园”、园区共建等模式,在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及向河北、天津等地输出管理经验和运营模式,从而实现典型引路、高端示范,引领其他园区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集聚,全面提升园区科学发展水平,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向“高精尖”结构演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京津冀协同发展。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