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东北气矿党委书记 肖仁斌
川东北气矿(以下简称气矿)隶属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勘探开发面积达1.41万平方公里,横跨四川省、重庆市的10个区、县、市,主要担负着四川盆地东北区域高含硫天然气勘探、安全清洁高效开发、销售及区域天然气供应保障的重任。日产天然气近400万立方米。
气矿现有员工1185人,党员 496 人,拥有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494人,中高级技术(技能)职称308人。有12个职能科室、19个基层单位,22个基层党组织。
气矿辖区内峰峦叠嶂、地形险恶、道路崎岖,总体地貌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在此找气难,采气更难。地表和地质构造条件极其复杂,气田硫化氢含量高达244.05g/m3,具有强腐蚀性和剧毒性。开发高温、高压、高产、高含硫的气田,对钻井技术、井身结构、井下工艺、地面集输工艺、设备材质、开发过程管理都有特殊、极高的规范要求,致使川东北高含硫气田的开发难度大,安全环保风险高。员工来自四面八方,思想习惯存有多元因素,居家川渝各地,两地分居,单身员工占员工总数的79%。气田开发、队伍管理面对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为团结带领全体员工安全高效开发高含硫气田,气矿秉承中国石油“奉献能源 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延续下川东气田精细勘探、开发、建设已40多年的厚重积淀,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川油精神及石油工业光荣传统,融合川东北独特红色文化,以建设一流气矿为发展愿景,以责任文化铸就员工忠诚、担当、拼搏、奉献精神品格,认真履行经济、政治和社会三大责任,科学开发气田,精心组织生产,全力保障供气,实现了气矿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已发现10个气田,14个区块和7个含气构造,拥有生产气井74口,连续安全清洁生产4677天,累计生产天然气235.6亿立方米,为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了中国石油劳动模范、十大安全生产明星,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气矿先后获得了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先进集体、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等荣誉称号。
一、 责任文化建设背景
一种文化的形成必有其特殊的背景。川东北气矿继承下川东气田建设者敢于担当、勇于拼搏的传统,接受川东北革命老区人民智勇坚定、不胜不休的红色文化熏陶,发扬川渝石油人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精神追求,执行油气田特殊的勘探开发建设使命,为责任文化的孕育和形成,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滋润的阳光和水分。
(一)红色基因,血脉相承,促进文化润育
达州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地带之一,是典型的革命老区。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浸润着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留下了众多弥足珍贵的革命遗迹和纪念物,红军精神、老区革命精神得以代代传承发扬。为统一全员思想,凝聚队伍合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气矿借助达州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革命老区文化,着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出了“文化兴企”的战略部署,专门成立了企业文化责任部门,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结合企业使命、文化基因及区域文化特点,响亮提出了打造“责任文化”,并将其作为气矿的发展战略予以实施,使不同系统中的文化要素从无序变有序,从冲突到和谐,彼此连接渗透,完成无缝对接,达到合而不同的更高境界。企业文化基因充分融入老区、扎根气田、根植人心。
(二)保持本色,发展创新,促进文化传承
文化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历史传承、时代担当和价值诉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川油精神以及石油工业光荣传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征战川东北气田40余载的跋涉历程中,几代石油人艰苦奋斗,保持本色,继承创新,勇于担当,用标本式的传奇,用汗水与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拼搏奉献、开拓奋进的壮歌,也铸就了忠诚祖国、忠诚人民、忠诚石油、忠诚企业、忠诚岗位的精神品质,形成了胸怀祖国、献身石油的奉献精神。责任文化的形成和培育,从分散到系统,从朦胧到清晰,从建设到践行,体现了川东北石油人矢志不渝、执着追求的理想信念,负重前行、开拓创新的昂扬斗志,既是红军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又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川东北石油人自觉履行国有企业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和现实缩影,在奉献能源的同时,生动诠释了责任文化的精神实质。
(三)肩负使命,创业奉献,促进文化扎根
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实施,“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持续推进,给油气生产企业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2001年9月25日,西南油气田公司宣布成立川东北气矿,赋予气矿担负川东北区域高含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建设重任。来自各地的石油精英汇聚达州,按照“新机制、新技术,高水平、高效益”的总体要求,拉开了寻找大场面、建设大气田、实现大发展的历史序幕。川东北石油人以尽心尽责为本质,以敢打敢拼为特征,在大巴山崇山峻岭中扎下营盘,风餐露宿,披荆斩棘,用青春、热血、激情和担当,炼铸了“精心谋事、用心做事、细心履职、尽心尽责”为核心内容的责任文化,在全体干部员工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责任文化扎根于气田,融入气矿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成为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的根本遵循。
二、责任文化建设路径
在责任文化建设历程中,我们始终着力红色文化的继承及发扬,着力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及石油工业光荣传统的传承与创新,着力特色文化与行业特征、时代特征、区域特性的相结合,着力责任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相融合,促进文化战略的自我升华,文化宗旨的自我追求,文化行为的自我约束,文化管理的自我革命,文化建设的自我完善。
(一) 传承创新,思想引领,奠定责任文化坚实基础
我们注重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定员工艰苦创业,奉献能源的信心和决心,锻造员工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为责任文化的培育和形成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红色传承,坚定信念,弘扬传统,立志奉献,宣讲形势,凝聚合力成为了我们工作的抓手
(二) 突出特色,构建体系,清晰责任文化丰富内涵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西南油气田公司对气矿作出了当好高含硫气田开发主力军,努力建设百亿气区的发展定位。我们深刻认识到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对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深远意义,专题立项《川东北气矿企业责任文化研究》,对责任文化建设中的优秀文化基因进行系统挖掘、整理和提炼,总结、形成了以“精心谋事、用心做事、细心履职、尽心尽责”为核心内容的责任文化;形成的价值体系是:“企业愿景:建设一流气矿;企业宗旨:奉献能源 创造和谐;企业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企业核心价值观:我为祖国献石油;核心经营管理理念:诚信、创新、 业绩、和谐、安全”;特色理念是:“发展理念:立足川东北 奉献全社会;团队理念:聚是一团火、散是一颗星;管理理念:人本、科学、民主、务实;服务理念:干部服务员工、机关服务基层、全员服务社会;安全理念: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学习理念:放弃学习就等于放弃自己;人才理念:人才成就事业,事业造就人才;廉洁理念:诚信守法 廉洁敬业”。
(三)宣贯教育,入脑入心,营造责任文化浓厚氛围
以灵活的载体宣贯责任文化,丰富的活动感知责任文化,鲜活的事迹展现责任文化,营造责任文化浓厚氛围,增强员工对责任文化的认知、认同。我们通过灵活载体,宣贯文化;丰富活动,感知文化;典型引领,展现文化,取得了显著效果。
(四) 融入管理,落地生根,彰显责任文化生机活力
作为生根在油气行业的“责任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与企业战略、企业管理、员工行为等有机融合,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在气矿上上下下形成文化管理的有效氛围。企业战略是企业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综合体现。通过“责任文化”支撑战略,引领发展;我们始终坚持“放弃学习等于放弃自己”的学习理念,积极搭建学习培训平台,引导员工学知识、学技能,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通过注重学习,提升素质;注重文化融入管理全过程,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通过“责任文化”促进管理,提升水平;班组作为最基层的细胞单元,是责任文化落地生根的关键点。通过建设细胞,彰显活力;始终把“送温暖 献爱心”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建立送温暖专项资金和员工同心互助金,形成了扶贫济困工作的长效机制。通过突出关爱,构建和谐。
三、责任文化建设成效及启示
责任文化是气矿潜心孕育,长期实践,持久历练的结晶,既汲取了红色文化的丰富营养,又铭刻着石油文化深深的传统烙印,并彰显出与时俱进的鲜明时代特征,已成为凝全员之心、聚全员之力、铸企业之魂、强发展之基的强大助推器,是实现气矿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成效一:队伍素质提高,敢打硬仗,提升了企业战斗力
在责任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用红色文化、石油文化教育引导队伍,用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凝聚队伍,用企业愿景、使命任务激励队伍,广泛开展职工夜校、员工讲坛、岗位练兵等培训活动,积极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打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员工队伍。
成效二:企业管理规范,精细高效,提升了企业综合实力
责任文化对于气矿的成长、发展,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责任文化不断拓展管理内涵,有效提升了气矿管理水平,气矿成为首批获得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称号的单位,人均产值、油当量名列公司前列,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成效三:社会责任凸显,地企融洽,提升了企业品牌力
石油报国、服务社会是责任担当,美丽生活、润绿未来是光荣选择。气矿切实履行经济、政治和社会三大责任,将发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地方百姓,为川东北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多次荣获达州市经济建设杰出贡献奖,充分展示了中国石油负责任、敢担当的企业形象。
责任文化如同企业的精气神,让企业上下默契的心神交会,并在彼此心领神会的思想共鸣下自觉行动,柔和而非强硬地将之转变成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从深层次汇聚能量,将无形之力变为有形之财,形成了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我们在责任文化建设过程中,也收获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把思维定格在发展上,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常思“新”。
启示二:把导向定点在宣传上,企业文化建设旗帜鲜明凸显“亮”。
启示三:把措施定向在执行上,企业文化建设重心下移力求“实”。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的境界决定着企业经营的境界,企业文化的层次决定着企业管理的层次,企业文化的水平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水平。企业文化建设内强管理,外塑形象,让责任文化汇聚成一种更为磅礴的力量,引领我们冲击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走向更广阔的领域、走向更久远的未来,为西南油气田公司全面建设300亿战略大气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懈努力,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根据报告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