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跨越喜马拉雅山的学术交流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在第四届中印论坛上
的讲话(摘要)

  ■ 李后强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这瓜果飘香的日子,我们相聚在天府之国,隆重召开第四届中印论坛。在此,我谨代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

  对中国人来说,印度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她位于高高的喜马拉雅山西边,与位于东边的中国是一对“孪生兄弟”。我是从电影和图书中知道地球之巅的西边还存在着这个伟大的国家。印度电影《流浪者》及其插曲《拉兹之歌》、《丽达之歌》在中国传播很广,很受欢迎,至今记忆犹新。我读过印度诗圣泰戈尔美丽的诗文和深刻的哲学见解。我从小就向往那里,期待多年后,终于在我的天命之年,有了机会从西藏樟木口岸到尼泊尔进入了印度。在几天的访问中,我去了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等地。看了英雄门、甘地陵、恒河水、泰姬陵、孟买的大海、泰戈尔纪念馆等。印度温暖的阳光、热情的人民、悠久的历史、悠闲的节奏、绚烂的文化、华美的艺术等,其精彩、浪漫与多元令人陶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新德里,我给印度伟大的国父甘地,敬献了鲜花。甘地陵位于亚穆纳河畔,是焚化甘地遗体之处,陵墓没有任何装饰,极其简朴,这是他真实人生的体现。在印度,我还教中文导游小伟,一个印度土生土长的小帅哥,学会唱中国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据说他后来遇到中国人就唱这个歌,赢得了客人的喜爱。

  “因爱而生”的泰姬陵给我印象极为美好。她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被誉为“完美建筑”。泰姬陵是一座伟大的爱情纪念碑,它是一代君王爱情的见证,向世人讲述着他们的爱情故事,至今闪耀着宝石的多彩光芒。泰姬陵超越了简单的建筑学意义,默默地美丽着,不为别的,只为世人心中那一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令人感动不已,回味无穷!

  更难忘的是,泰戈尔让我感悟良多。2012年4月5日下午三点,我去朝拜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亚洲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加尔各答的泰戈尔故居,是他1861年出生和1941年逝世的地方。现在这里是一座叫做Rabindra Bharati Museum的小型博物馆。一个庄重的院子,很漂亮的白房子,绿树青草。我与泰戈尔的塑像合了影,在纪念馆内外沉思了两个多小时,感悟良多。泰戈尔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生三次来到中国,与徐志摩、梁启超、徐悲鸿、梅兰芳等人结下深厚友谊。泰戈尔的美丽诗篇连接着中国与印度,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曾经说过:“到中国便像回到故乡一样,我始终感觉,印度是中国极其亲近的亲属,中国和印度是极老而又极亲爱的兄弟。” 博物馆内的大量照片,记录了许多中印友好的瞬间。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而很少被看成是一位哲学家,但在印度这两者往往是相同的,他是一位哲学家诗人!

  巍巍的喜马拉雅山作证,印度是古老而年轻的大国。公元前3300年至1700年之间,印度人民创造了著名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印度的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21世纪的印度正在进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被称为“南亚硅谷”的班加罗尔汇聚了印度1/3左右的IT人才,不仅是印度科技信息中心,而且是亚洲软件服务业的重镇。印度制造业也得到发展迅猛,如塔塔汽车公司跻身于世界商用车五强之列,塔塔全球饮料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品牌茶叶公司。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的中国背包客怀着一颗探索的心去印度旅行,领略文化的厚重,寻找历史的足迹。据说美国苹果公司前总裁乔布斯生前曾专门去印度学习瑜伽和冥想,有人认为这给他带来了许多创新的灵感和执着。印度的国家格言是“唯有真理得胜”,印度的国歌是《人民的意志》,与中国有相通之妙。

  巍巍的喜马拉雅山作证,中印两国都有着伟大而悠远的历史。绵延几千年,积淀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中印成为东方文明的两大支柱。高高的喜马拉雅山未曾阻隔两大文明的彼此吸引和交相辉映,反而成为了中印人民交流的“天桥”和通道。中国晋代的法显、唐代的玄奘两位高僧和天竺的达摩祖师,都为两国古代宗教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位于中国西藏普兰县北部的冈仁波齐山(Kangrinboqe),峰顶海拔6656米,是令人震撼的中国最美的名山之一。冈仁波齐峰是集中多个宗教的神山,其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狮泉河的发源地。梵语称为吉罗娑山,相传苯教发源于该山。印度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是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也是密勒日巴战胜苯教徒的地方。冈仁波齐山成为中印宗教文化交流的基地。

  巍巍的喜马拉雅山作证,四川与印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神秘的北纬30°线经过成都,穿越喜马拉雅山,也穿越印度(新德里北纬28°)北部。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等都在北纬30°附近诞生奇迹。中国古代的南方丝绸之路就是连接四川与印度的商贸之路、文化之路和友谊之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成都,终点是印度。3000多年前,成都的蜀锦、邛杖,通过这条丝绸之路远销印度及南亚等国;中国清末民初时四川绵竹流传甚广的年画《老鼠嫁女》,其故事原型来自印度。闻名世界的数千年前的三星堆、金沙遗址,都证明印度的象牙、贝壳很早来到了四川。最近有学者认为三星堆的塑像造型与佛教有密切关系。古印度叫“天竺”、“身毒”,成都的“小天竺街”说明古时印度与成都之间就有文化经贸交流,那时的成都是印度商人居住的地方。这些都是古南方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商贸交流的一个缩影。进入新世纪,四川与印度的联系更加紧密。四川是中国离印度最大、最近的地区经济体,有基础和条件成为推进中印两国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川企走进印度,“四川造”正在这条丝绸之路上多点开花。2015年5月15日,中国和印度发表联合声明,印度将在成都开设总领事馆。同时,四川省与卡纳塔卡邦建立友好省邦关系,这说明四川与印度关系走进了一个新阶段。

  巍巍的喜马拉雅山作证,中印作为“连体婴儿”将永远在一起。伙伴可以选择,但邻国无法选择。中国与印度作为亚洲两大邻国,是从古老文明中走出的伟大国家,历史注定我们终将走在一起;中国与印度同为世界大国和发展中大国,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兴经济体,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携手发展。2014年9月17日至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对印度进行首次国事访问,与莫迪总理进行了亲切会谈,双方确立了今后加快建立面向发展的伙伴关系大方向,达成了一系列重要战略共识和具体合作项目,中印关系将进入加快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新阶段。莫迪政府以国内经济建设为执政首要,致力于建设团结、强大、现代的“杰出印度”,这与中国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十分契合,中国与印度将共创亚洲世纪。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5月访问印度时,在《印度教徒报》和《觉醒日报》上发表题为《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的署名文章。他在文章中说,中印两国人口加起来超过25亿,占全球近40%,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两个新兴市场。世界期待亚洲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引擎,这离不开中印“两匹大马”的带动。没有中印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和睦和谐与共同发展,就不会有人们期待的亚洲世纪。亚洲未来看中印,中印的和与兴、两大市场的携手对接,是亚洲之幸、世界之福。中国的发展是印度的机遇,印度的发展也是中国的机遇。中印共同前行,必将造福两国广大民众,也会为世界带来更多更好的机遇。

  黄河、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经济带,都经过四川;恒河是印度的灵魂、圣河和母亲,我曾怀着虔诚之心去淋洗和饮用。四川盆地有1409条河流,造就了天府之国,使成都成为“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环境孕育伟大的学术思想。坐落在成都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有近40年的历史,现有15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一个研究生学院和一个博士后工作站,60多家研究中心和学会,主管主办八家杂志和两份报纸,学术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是中国知名的天府智库。我们周边有草堂、青羊宫、武侯祠、百花潭、金沙遗址、巴金书苑等名胜古迹,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和厚重。四川省社科院一直对印度研究有浓厚和持久的兴趣,并且已经取得良好成果。自2012年起,每届的中印论坛,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印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两国学者间的交流。

  今天,印度的朋友跨越喜马拉雅山来到成都,我们的手再一次紧紧地握在一起。高山挡不住、交流割不断。其实,我们在此已经等候多时。我们希望每年有一次握手的机会,希望中印论坛持续办下去,希望“一带一路”倡议把中印联系起来,希望以后举办“环珠峰全球论坛”和中印高端智库论坛,为两国学术交流和深化合作做出贡献。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