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振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作为解决藏区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四川省委藏区办相关负责人说,四川省从藏区资源丰富和生态脆弱的实际出发,走四川特色、藏区特点的发展路子。省委取消藏区各县GDP考核和排名,围绕“绿色”着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生态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柏油路铺好后,来自全国各地的骑游爱好者越来越多。往年最多只能挣2万块钱,今年的收入早已翻了一倍多。”乘着藏区“全域旅游”的春风,源源不断的游客走进藏区,道孚县嘎依热藏族民居老板难掩心中的喜悦,“感谢政府帮我们制定发展规划、改善环境设施。”
雅江松茸远销海外、红原奶粉在香港市场供不应求……除这些蜚声国内外的四川藏区传统绿色产品外,近3年来,藏区各地充分挖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选育特色农牧产品,打造品牌、扩大市场。如藏系绵羊产品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金川多肋牦牛”获得地理标志畜产品认证。以“川藏高原”、“圣洁甘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品牌农产品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对口援藏省、市和单位在坚持“输血”援藏的同时,更加注重借助市场化手段“造血”兴藏,增强藏区自我发展能力。如乐山市依托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优势,帮助理塘县建设绿色蔬菜、畜产品深加工基地,实行保护价收购促进农牧民增收;成都市成华区用8000万元政府援建资金,撬动川旅集团等投入近20亿元参与丹巴县旅游发展,帮助做强做大生态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