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贤云
如今,走进已开采50多年的安徽淮北矿业袁庄矿,给人最大的变化是:矿山的文明环境今非昔比,环境卫生、文明程度达到了“城市化”的管理水准。“虽说煤炭形势不太好,但是矿上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压抑的心情得到了一些缓解。”该矿一名地面单位职工说。
文明创建再掀热潮
“越是在企业困难的时候,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矿山的文明环境越不能降低,这也是考验干部作风的关键时期。”该矿党委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思路。
作为建矿50多年、文明环境欠账多的老矿,经过不断努力,袁庄矿曾荣获“全煤系统文明煤矿”称号,但自煤炭“严冬”来袭后,企业文明环境急转直下,出现“顾此失彼”。为此,2014年以来,该矿掀起了新一轮文明创建热潮,全面打造“矿容矿貌亮丽化、办公场所整洁化、工广街道洁净化、职工行为文明化”的“文明矿山”,再铸“昔日辉煌”。
为提升文明创建工作水平,该矿对标找差,追赶先进,2014年7月31日,组织宣传(现党委工作部)、社区、物业等单位负责人到曾5次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的岱河矿业取经,取经人员被岱河矿业文明创建意识、理念、做法和矿容矿貌所折服。回矿后,当天就召开了经验学习交流座谈会,找差距、谈感受、提建议。之后多次召开文明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和动员会,拉开新一轮文明创建工作大幕。
“自己的卫生自己搞”
如今在袁庄矿,无论是机关部门还是科区单位,再也看不见专职人员打扫卫生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卫生自己搞”,并且文明环境搞得比以往还要好。
“在文明环境上,我们是‘真刀真枪’的干,丝毫不敢懈怠。”谈及文明环境的新变化,该矿党委工作部部长张瑞峰深有感触。
在低迷的煤炭市场下,该矿物业管理科卫生工不得不大量减员,对此,该矿出台了卫生环境“各扫门前雪”的新规,对机关部门、科区单位进行文明环境责任划分,划出了楼道、办公楼周边、绿化带等责任范围区域,变卫生“专人扫”为“自己扫”,一举打破该矿矿内文明环境由专人整理的管理模式。
本着“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原则,该矿制定了卫生责任区和办公室、会议室、厂房、车间卫生考核标准,要求达到室外路面干净无垃圾、室内窗明几净无灰尘,并对矿内人员行走、着装等进行要求,杜绝衣衫不整、随地吐痰、乱丢烟头、踩踏草地等行为。
开出百元“烟头罚单”
在拉开新一轮文明环境整治大幕之初,该矿文明环境督察小组就对采掘楼地面丢烟头行为开出了上百元的首个“烟头罚单”,这有效震慑了乱丢烟头的不文明行为,让干部职工明白“丢烟头就是丢钱”。
该矿成立文明环境督察小组,在每周一开展静态文明环境大检查的基础上,每周还通过动态巡查、突击检查、部分抽查的方式,让做“表面文章”的单位“露出原形”。督察小组对办公室、工业广场、卫生责任区和社区环境进行全方位严格考核,对检查出问题视情节给予单位正职50至200元罚款,并在矿网站开辟文明环境曝光台,将查出的问题每周进行通报。
为打击不文明行为,矿武保科还24小时对工业广场、各单位卫生责任区域、门前“三包”区域,以及职工不良行为进行现场巡查,凡发现在工业广场等公共场所吸烟人员、乱扔乱丢等不文明行为,按照10元/人次标准进行处罚。
卫生有了“流动红旗”
“由于我们文明环境责任意识不够强,造成工作被动,今后我们势必加强,争取拿上‘流动红旗’!”在该矿每月上旬的周安全办公会上,文明环境月度倒数末尾的单位负责人都要作深刻检讨。
该矿将文明创建与党支部目标考核挂钩,对月度文明创建第一名的单位党政正职当月奖励200元,最后一名的罚款200元,并在周一矿安全办公会上作检讨,对连续3次或年度累计4次以上为最后一名的单位取消年终各类评先资格。同时,开展“地面文明创建流动红旗”竞赛活动,采用一月一授旗的方式,为月度考核前三名的单位颁发“地面文明创建流动红旗”,增强科区单位文明创建的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