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驻河南首席记者 李代广
9月30日上午,许昌鲜之达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港举行开业典礼,这标志着豫中南地区规模最宏大、功能最齐全、业态最丰富、配套最完善、运营现代化的农副产品流通集散地与一站式流通平台终于正式运营。
河南省许昌市委书记王树山、市长武国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克生、市政协主席张宗保,许昌市委常委、秘书长熊广田,许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石迎军,许昌副市长王文杰,许昌县、东城区、魏都区、开发区、示范区党政主要领导,河南鲜易控股集团董事长朱献福出席开业仪式。
朱献福董事长在致辞时表示,鲜之达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港作为许昌市三级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龙头项目,园区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提供完善设施和优质服务,满足经营和消费需求,把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港打造成为区内外一流的大型农产品集散中心,并逐步扩大经营规模,积极创建企业品牌,形成良好的业界口碑。他真诚地期待各位领导、四方来宾、各界朋友能一如既往地予以企业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许昌市委书记王树山对园区的开业表示祝贺,他指出,农产品市场体系是连接生产和消费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昌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统筹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规划,大力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快发展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
王树山书记强调,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港是市政府重点为民办实事项目,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支持全方位、服务全覆盖”的要求,继续关心、支持和参与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市委、市政府将给予最有力的支持,为大市场的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投资方和管理者要全面加强与合作各方的沟通联系,切实为进场经营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在项目运营进入稳定成熟期后,将向上游生产基地、种养基地延伸,发挥节点型、平台型市场作用,把我市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真正做到买全球、卖全球。
随后,王树山书记等领导一行抵达交易区,干净、整洁的道路,宽敞明亮的铺位,规范有序的门头,排列整齐的货物,无一不展现出专业市场的规范性。王树山与经营商户亲切交流,详细了解了商户经营情况后,对市场的运营表示肯定。
走进东盟农产品(中原)直销中心,领导一行立即被展台上各种新鲜水果吸引,东盟农产品(中原)直销中心的开业运营为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港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战略目标搭建渠道平台、走出重要一步,实现采购商与种植基地的无缝衔接。
物流港将对接郑州航空港肉类口岸、东盟、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平台,打造河南省有影响力的国际农产品集散中心,在特色农产品展示交易区,仅东盟香蕉就40多个品种。借助鲜易温控两大产业集群优势和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优势,打造许昌最大的生鲜食品三级冷链加工、城市配送体系,即产地/工厂到鲜之达加工配送中心,鲜之达加工配送中心到标准化菜市场/超市,标准化菜市场到终端消费者、社区便利店的体系,最大程度保障农副产品生鲜特性与价格优势。
该市场由蔬菜交易区、果品交易区、水产海鲜区、粮油交易区、副食交易区、干货交易区、冻品交易区、日杂百货区组成,包括电子商务、产品追溯、质量检测、生鲜加工配送四大中心。市场内部实行“一卡通”结算模式,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买卖双方刷卡交易、刷卡结算,保障资金安全、提高交易效率。并借助一卡通电子交易系统、价格形成系统、检疫检测信息系统、智能手机客户终端,即时向交易双方、基地生产者、厂家、超市、标准化菜市场、社区便利店发布交易数据。保障流通领域信息化、公开化、即时化,引导产、供、销、存。
鲜之达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作为豫中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年农副产品交易量300万吨,年交易额180亿元,入住商户5000多家,直接带动就业3万余人。鲜之达物流港将以公司资源为背书,通过“众筹、众包、众扶、众创”等模式,开放信息、技术、金融、标准等资源要素,为园区内所有的客商提供一站式、系统化的服务,带动新农人、新农商创新创业,将鲜之达物流港打造成新农人的创业孵化器、新农商的创业园。构建基于城市文明发展的生鲜食品智慧生态圈,保障许昌老百姓“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
鲜之达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港一期工程规划有40栋标准化商铺及大棚、1栋干调仓库、2栋保鲜库、1栋综合服务中心(包括检疫检测、食品溯源、监控等)及1栋市场管理中心,共有785间店铺,是由鲜易控股集团投资建设的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旨在逐步完善其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功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服务全市,辐射豫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