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四川省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现场会在兴文召开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云杉

  

  近年来,四川省兴文县坚持将现代桑蚕产业作为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产业来抓,全县桑蚕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兴文全县已成功打造3个年产万担以上蚕茧的桑蚕基地乡镇,40个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桑蚕基地村,其中四百万以上村1个,三百万以上村3个,二百万以上村5个。

  9月29日,四川省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现场会在兴文县召开,省农业厅副厅长涂建华出席会议,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敏在会上致辞,会议由省蚕业管理总站站长杨彪主持。兴文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张健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发言。全省60余个县市农业局、蚕桑局、蚕种场、茧丝绸企业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当天,参会人员一行深入兴文县周家镇洛浦村、周家村、龙洞村等地,先后参观了洛浦村蚕桑科技示范园,周家村洪波蚕桑家庭农场,蚕桑专业社,龙洞村桑树石漠化治理情况,对周家镇栽桑、养蚕、蚕业资源开发利用等进行了实地参观。

  在洛浦村蚕桑科技示范园内,参会人员行走在满是绿意的桑园中,层层叠叠的桑枝舒展开来,迸发出勃勃生机。洛浦村属于典型的矿山企业村,农户收入95%来源于企业务工,洛浦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发展,选择了栽桑养蚕作为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洛浦村群众栽桑养蚕积极性高,已列为“兴文县标准化蚕桑基地建设示范村”。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全村栽桑2500亩,实现80%以上农户成为养蚕专业户。

  在周家村洪波蚕桑家庭农场,涂建华一行步行在农场内,一边了解蚕桑家庭农场具体情况,一边与农场负责人交流,家庭农场主彭洪波在外务工近20年,返乡后按照现代蚕业的要求结合家庭农场的规划,以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农场经营定位以工厂化养蚕为主,配套畜禽养殖、桑园间作、林下开发,计划把蚕桑与观光蚕业结合,发展农家乐,把兴文特色的山地乌骨鸡转变为桑叶饲养的山地乌骨鸡品牌,通过发展“桑——花生——大头菜”等多种模式,最终实现桑园亩产值8000—10000元的目标。

  在龙洞村,满山的石头缝中,绿色的桑叶迎风招展,蓬勃的桑树长的正好,龙洞村属少数民族集居的偏远贫困村,全村地形地貌是大面积石头裸露,耕种农作物生产效率低,严重阻碍龙洞村的经济发展,龙洞村计划用三年时间,把全村1500亩石漠化土地全部建成绿色生态桑园,到2019年实现发种4500张、产茧4000担、综合产值1500万元,人均收入10000元以上。

  在随后召开的会议上,涂建华肯定了兴文县蚕桑产业的发展,并从近几年全省蚕桑工作取得的成绩,蚕桑产业的发展思路,如何抓好蚕桑产业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涂建华指出,蚕桑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加快,产业化经营机制逐渐完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逐步确立,蚕桑资源多样化利用取得进展,蚕桑质量明显提高。涂建华要求,蚕桑产业发展要与国家战略相结合,要种养结合,要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创新发展机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李敏在致辞中介绍了宜宾蚕桑产业发展特点,要求全市各区县要继续向先进区域学习,贯彻好会议精神、奋起直追。李敏强调,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宜宾现代蚕桑产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张健从抓实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布局;抓实设施完善,促进产业升级;抓实持续发展,提升综合效益;抓实协调服务,强化发展保障;抓实目标攻坚,创建产业示范等几方面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