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东企业商会自2005年12月23日成立以来,经过近10年发展现拥有泰安、淄博、德州、潍坊四家二级分会,聊城、济宁、临沂、东营、烟台、菏泽、青岛、日照八家二级分会筹备会。拥有直属会员企业2500多家,行业分布主要集中于信息技术、新能源、装备制造、商贸、医药、航运、矿产、地产、教育等领域。其中有主板上市公司20多家,又有50多家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陆续通过新三板登陆资本市场。其中东华软件、立思辰、光合园林、哇棒传媒等企业已成长成为行业龙头企业。会员企业总资产达9000多亿。汇聚了大批有实力,有理想,有责任感的鲁籍企业家。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被评选为北京市5A级社会团体,跻身全国一流商会行列。
十年来,商会在各界人士的关怀与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开展商会与商会间、商会与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了跨行业、跨地区的交流合作平台,为会员企业发展提供务实、有效的支持。北京山东企业商会已然成为在京山东企业的聚集区和孵化器,成为了北京市重要的民间投资主体。
商会体制创新
商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联谊、互助、共赢、发展”的宗旨;以“诚信鲁商、智慧鲁商”为核心价值观;以“结天下儒商,创四海之业”为品牌目标。本着“自愿入会、自聘人员、自筹经费、自理会务”的办会原则,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来建设和发展商会,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团结合作的氛围、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和团结在京的山东籍企业和有识之士。致力于为会员企业创建交流平台、寻求商贸合作机会;弘扬齐鲁文化与鲁商精神;为京鲁两地经济、文化、企业与政府之间交流搭建桥梁和纽带。
商会提出了“商会是典型的服务型组织”的精准定位,倾听企业心声,全方位的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大环境,真诚为企业出谋划策。通过开展企业间、企业与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会员创造多种学习交流机会,搭建起跨行业、跨地区的交流合作平台,为会员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企业和商会自身发展提供机遇,增添活力,为京鲁两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商会金融创新
金融工作委员会在金融创新方面在本届商会里有重大突破。商会不同于行业协会,会员企业中从事的行业门类比较复杂多样,因此提供1对1的个性化服务有时力不从心。但是所有的企业都有一个共性的需求,就是金融服务。针对这一点商会努力拓展金融资源为商会会员企业提供多种融资通道。目前商会分别同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和通州国开村镇银行合作发行了两支混业互助基金,两支基金的规模分别为6000万和1个亿。山东商会互助基金的建立从根本上突破了中小、小微民营企业的银行融资瓶颈,为地区性商会发挥金融服务平台作用提供了新的模式。从商会的角度来说,互助基金的意义在于,第一,为会员企业提供了快速、安全、无需固定资产质押的低成本银行贷款,切实帮助会员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实际问题。第二,商会金融服务功能从简单的银企介绍升华到参与推荐和管理的角色。第三,通过互助基金吸引更多新的山东在京民营企业加入山东商会,共同分享互助基金的成果,进而扩大商会的影响力和规模。还要特别说明一点,互助基金的成立不影响商会的非营利性和中立性的特质,它的运行由银行指定的第三方投资管理公司监管,商会不须承担任何法律风险。但同时银行也规定所有进入互助基金的企业首先要有山东商会的推荐。通过这种模式商会将各方的需求整合在一起,各方的风险降到最低,将商会的中介服务平台作用发挥到最大。
商会服务创新
以服务为立会之本,积极搭建有效平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服务型商会。
商会作为非营利组织,运营和生存主要靠会费,会费靠会员,取之于企,服务于企,服务是商会的“立身之基、发展之本、成事之道”。服务指标虽不可量化,会员的诉求却有迹可循。商会服务重点在“商”,核心在“人”,关键在“会”。商会沉淀汇聚着政府、企业、人力、信息、社团、金融、法律、媒体、艺术等各类资源,为此专门成立了金融服务委员会、医疗保健委员会、文化教育服务委员会、法律服务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虽然各委员会发展参差不齐,但为会员解决了大量的企业及个人难题。医疗保健方面,目前保健委员会已经发展为拥有80多位专家教授,基本涵盖北京各大主流医院和重点科室,成为商会的常态化服务机构,为广大的会员企业解决了很多就医、保健方面的难题。金融服务方面,与工商银行、北京银行、包商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及部分投融机构等建立广泛深入的业务合作。文化教育方面,与北京各类教育机构的山东籍校长、教授、专家学者建立良好互动机制。据统计,三届理事会为会员企业协调各类投融资3.6亿元,助力辅导企业新三板上市3家,解决医疗专家就诊、住院事务110起,法律事务100起,子女入托、上学80起,就业、婚恋问题50起。
(中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