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涛
日前,第二届四川省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峨眉高峰论坛在峨眉山红珠山宾馆举行。本次高峰论坛围绕“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主题,深入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背景下的旅游发展方向,共同探讨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举措,助力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彦蓉在论坛上表示,近些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顺势而为,深入挖掘利用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创新旅游业态,打造丝绸之路特色文化旅游品牌,让旅游插上文化的翅膀,实现文化与旅游共生共进、共存共荣,努力将四川建设成为文化强省、旅游强省。
四川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四川丝绸之路沿线自然风光独具魅力,民族风情浓郁多姿,多种文化交相辉映。以大熊猫家乡、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稻城亚丁等为代表的世界级自然风光名扬中外。三星堆、金沙遗址等古蜀文化光辉灿烂,武侯祠、剑门关等三国文化影响广泛,峨眉山、青城山等宗教文化积淀深厚,藏、彝、羌等少数民族文化独具魅力。
近年来,依托这些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四川始终把旅游业放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重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四川省旅游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正在加快实现。2014年四川省旅游总收入在全国排名第六、西部第一。2015年1-8月,四川省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4164亿元,同比增长27.7%。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提升旅游内涵,旅游兑现文化价值。尤其对于四川而言,文化与旅游融合,将活化历史,丰富旅游,能够让文化更生动,让旅游更精彩。
黄彦蓉表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国际秩序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开辟了贯通亚欧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友好往来的桥梁。千百年来,这两条贸易的走廊、文明的纽带,促进了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汇融合,推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互通有无。
四川是我国桑蚕最早发源地,也是丝绸之路的产业源头。早在2000多年前,四川产的丝绸就通过丝绸之路运往欧洲、东南亚等地。四川处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内陆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依托,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丝绸之路历史悠久,沿线地形地貌特征复杂多样,这条古老的商道在漫漫丝路、悠悠驼铃声中留下了无数名胜遗迹和美丽的传说,积淀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汇聚了世界上最精华的旅游资源,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黄金旅游精品线路。
本届论坛云集了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大家将围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进行深入研讨。
“这将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也是一次智慧的聚集。” 黄彦蓉表示,“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本次论坛获得的真知灼见,必将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必将对四川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产生重要影响。”
黄彦蓉副省长表示,四川省委省政府热忱欢迎各方面有识之士参与四川旅游发展,也热情邀请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在四川多走走、多看看,亲身体验四川多姿多彩的旅游文化和旅游产品,享受安逸悠闲的四川生活。相信古老神秘而又文明现代的四川,一定会给大家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