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08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哈尔滨种子行业商会用心打造良心产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日前,在松花江北岸的哈尔滨市农科院内,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博览会。

  由哈尔滨市农科院和哈尔滨市种子商会主办的2015中国哈尔滨农业种植科技成果博览会竟然成了新闻热点。

  来自黑龙江省内县乡的种子代理商、合作社代表、种植大户1000多人当上了评委,评定的是在农科院大院里200亩玉米。按照年初的设计,这200亩玉米,种上了100家实力种子企业的玉米品种。

  哈尔滨种子行业商会会长李艳萍说,活动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更优秀的玉米种子厂家的产品进入黑龙江。“现在的种业企业很多,玉米品种也很多,哪些更适合哈尔滨,光靠厂家自己说不行,光靠技术人员讲也不行,咱东北人有句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所以,我们干脆让企业把种子种在农科院的试验田里,整个种植过程让科技人员给把关。”

  把玉米种子种在农科院的试验田里打擂台,种子商会的这个创意不仅获得了会员企业的支持,更得到了那些种植户、合作社代表的肯定。来自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一个玉米种植大户康文生通过土地流转,经营了6000亩的玉米种植面积。以前,每到春播前,他最头痛的就是选种子。靠经验?不行;靠推荐?不敢信……“卖种子的都说自己的好,可种地不光是个力气活,好种子不配上好技术,也得不到好产量。但是我们自己没法比较,现在把所有种子种在同一片田里,技术也都公开透明,哪个更适合我们,一下子就有数了。”

  2014年11月,哈尔滨种子行业商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哈尔滨鑫鑫种业总经理李艳萍当选了新一任会长。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的种子行业商会,如何为黑土地继续增产增效提供有力保障?如何为会员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李艳萍把做企业的经验拿到了对商会的管理工作中。“商会就是联系种子企业、代理商和种植户的桥梁,商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有利于企业、代理商、种植户为出发点,如何在这样三个利益有冲突的群体间找到一个平衡,就要有一种真正的服务意识。”

  据哈尔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彦怀介绍,2003年5月,哈尔滨市工商联种子行业商会成立。这是工商联直接领导的第一家以农业企业为主体的行业商会,商会集中了种子行业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十多年来,商会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己任,为推动哈尔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富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当选第四任会长,李艳萍当众承诺:“商会将坚持为会员企业服务,积极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服务种子行业广大非公企业,反映会员企业的愿望和诉求,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协调会员企业的相互关系,会员队伍不断壮大,商会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卓有成效地促进整个行业的交流、合作,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5年初,在制定工作计划的时候,会员当中的玉米种子企业纷纷提出,希望商会能出面帮助企业进行推广。如何能在保证会员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真正实现让渠道商满意,让农民满意?让商会出面选择谁的产品更优秀?这个主意可不好。李艳萍想到了农科院。“科研单位的结论肯定是权威的,把商会内100多家玉米种子会员企业的产品统一地块统一环境耕种,让农业技术人员从头到尾给做个评测,不是就有了权威性了么?”于是,她带着商会领导集体找到了哈尔滨市农科院。经过协商,决定在农科院的试验田里进行一次透明公开的种植擂台赛。

  收获的季节到了,100多个品种,哪个品种收成如何,一眼就能看出来了,而商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当初承诺的全心全意为会员企业服务的承诺,也兑现了。商会的影响力,一下子迸发出来。

  “种子行业是个良心产业。”李艳萍说,“作为行业商会,就是要带领会员企业精心打造好这个社会良心工程。” (惜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