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企业成本与保持有效的财务控制应被公司首席财务官(CFO)视为两大前瞻性增长战略。
节约成本一直被CFO视为应对企业收入下降、盈利能力疲弱的风险管理手段之一。
它还可以在与成本目标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提高企业自身的运作效能。
在全球经济动荡的今天,成本节约是组织策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企业而言,成本节约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立在效益提高基础之上、增加附加值的长久之计。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降低成本在各大公司CFO眼里似乎已成为了很容易实现的目标。除了裁员、降低生产规模外,他们想到最多的便是外包。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像外部共享服务这样备受青睐的节约成本办法实际上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收益。特别是当外包供应商在其他国家时,其预期收益恐怕会更低。除了时差会影响彼此有效沟通外,外包供应商在人员配备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难以让发包方满意。因此,在理论上看似不错的外包服务却往往隐藏着成本与管理欠佳的陷阱。
当然,降低成本还可以使公司税负水平降至最低。CFO必须对国家税法变化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缴税时确定适用哪类最低成本税收管辖权。
卓有成效的内控一直都是关键问题。因此,财务控制也成为了CFO另一项重要工作。尽管CFO可将内控嵌入资源规划系统(ERP)内,并对其进行实时合规监控以达到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的目的,但效果显著的内控,特别是对违约成本的控制,则取决于公司对关键信息和数据的及时获取。
因此,首席信息官(CIO)与CFO必须通力合作,确保实时信息对公司决策有所帮助。
这包括双方共同开发与制定像财务模型、关键图表与商业情报等工具,以及持续准确追踪组织效能的定制指标。
此外,行之有效的财务控制还包括风险管理。实施企业风险管理系统可以使CFO在管理好财务控制的风险敞口的同时,收获到意外的安全惊喜。
只有通过降低成本与有效的财务控制,CFO与其他高管才可以心无旁骛地将精力集中在其他重要事务的管理上。(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