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埠村园区工程塑料公司副经理龚飞雄乐滋滋地告诉笔者:“我们公司郭延春青工创新小组刚刚成功研制出用于塑料颗粒烘干机导热油炉加热棒使用的‘防结焦器’,大大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塑料颗粒烘干速度慢的技术难题。”
今年以来,在埠村园区像集团公司青工技术能手郭延春一样,越来越多的一线青工热衷于围绕生产中的重点、难点,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岗位创新成为他们的新追求。
该园区团委多措并举,引导一线青工岗位创新创效。在组织设置上,团委设立青工岗位技术创新指导委员会,在所属15个团支部成立青工岗位创新小组和青工创新工作室。要求青工大学生及专业技术人员侧重于“高、精、尖”的创新,从事一线生产青工针对现场实际难题开展攻关。同时,团委把青工合理化建议及创新创效成果进行整合优化,规范管理,向园区行政申报青工岗位创新奖励基金,加大奖励力度。
针对一线青工的工作特点,为鼓励多提简便、实用、管用、好用的小创新、小点子、小窍门、小建议,该园区团委实行即评即奖制度,对青工提出的建议和完成的创新项目,团委随时牵头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评估采纳,并按实际含金量给予创新人100至500元不等的奖励,由青工所在单位在当月工资总额中列支此项奖励费用。同时,以青工名字冠名创新成果,凡是被采纳2项及以上创新成果的,团委负责为其向园区党委申报命名“技术能手”,目前有郭延春39名青工获技术能手称号。“资金奖励、成果冠名、申报‘明星’”三维度鼓励模式,使一线青工形成了“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的良好风气。
目前,青工创新工作室成员已覆盖到园区各个班组、工种,实现了一线青工从单项创新到系列创新、从一次创新到持续创新、从能人创新到群体创新的转变。仅今年前8个月,该园区15个青工创新工作室先后对30多个生产难题进行项目攻坚。“水泥物料打散机筛板筛孔‘变向缩径’器”、“ 带式输送机液压自动张紧装置”等51个具体课题项目得到攻克。
该园区团委还围绕青工技术提升、创新提能,先后以“打造技术创新班组”、“创精优作业岗位”、“创技术品牌”、 “提升工作质量”、“降本增效创收”等为主题开展了8期“青工创新论坛”活动,共收到有较高价值的论述材料71份,提出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531条,其中121得到园区有关单位、部门采纳落实,收效显著。(闫霞 刘连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