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18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周要闻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8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88%

  

  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数据,8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9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较7月份增速反弹0.3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8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528亿元,同比增长10.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65亿元,增长11.9%。按消费类型分,8月份餐饮收入2752亿元,增长12.4%;商品零售22141亿元,增长10.6%。

  1至8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22401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653亿元,增长3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8%;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748亿元,增长41.1%。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41.3%、27.3%和38.8%。

  统计显示,1至8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809亿元,同比增长10.5%。(王希)

  

  广西食品抽检:

  40批次中6批次不合格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公布了对酒类、豆类及其制品等8类40批次食品的抽检信息,其中合格产品34批次,不合格产品6批次。

  在此次抽检中,有4批次白酒不合格,不合格原因为酒精度不达标。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局专家介绍,酒精度不合格可能是个别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格或生产工艺水平较低,无法有效控制酒精度的高低;可能是储存时间过长或销售环节滞留时间太久;也可能是个别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故意标高酒精度,以提高销售价格,欺骗消费者;也不排除生产者的检验器具未准确计量,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的情况。

  同时,南宁市武鸣县张家粉厂生产的传统石磨鲜湿米粉(切粉)被检出违规添加的山梨酸;广西南宁博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汉堡面包被检出大肠菌群超标。

  目前,针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已组织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依法查处,同时督促企业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查找问题原因并进行整改,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翁晔 程群)

  

  兰州七里河区集中开展

  食品药品安全整治行动

  

  为加强七里河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规范生产经营秩序,提升安全保障水平,自9月15日起,七里河区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15天的食品药品安全整治行动。当日上午,执法人员通过对牛羊肉水产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乳品加工企业进行检查发现,除兰州清真牛羊肉水产批发市场脏乱差问题依旧严峻外,其他接受检查的加工食品、药品的个人或企业均符合相关规定。

  据了解,此次整治行动主要对农产品种养殖、屠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校园及校园周边、早餐夜市、无证餐饮、小型医疗机构、保健食品等重点环节、重点单位开展集中整治。(刘有中)

  

  国家食药监总局抽检显示

  23批次食品不合格

  

  9月1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近日食品抽检信息。本次抽检糖果及可可制品、焙烤食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酒类、调味品、饮料等6类食品2014批次样品。合格样品1991批次,不合格样品23批次。

  其中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不合格样品1批次:内蒙古久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古法压榨胡麻油苯并[a]芘超标。

  酒类不合格样品2批次:贵州清镇市龙井酒厂生产的枸杞酒酒精度不达标;陕西丹凤葡萄酒有限公司陕西丹凤葡萄酒厂生产的丹凤干红葡萄酒(中国红陈藏)干浸出物不达标。

  调味品不合格样品18批次:其中北京于家务鹏程食品酿造厂生产的白醋(配制食醋)总酸不达标。

  饮料不合格样品2批次:梧州市新佳佳乐食品饮料厂生产的加能豆奶(植物蛋白饮料)蛋白质不达标;岑溪市甘大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小红星豆奶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蛋白质不达标且糖精钠超标。(张然)

  

  国内食品界研讨品牌创新

  

  记者日前获悉,经商务部批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将在今年11月中旬举办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和品牌创新论坛,论坛的主题是,探讨行业品牌创新战略,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由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分析人士指出,我国是食品生产大国,但不是食品生产强国,其主要因素就是缺乏国际知名品牌,食品企业间品牌发展良莠不齐,品牌竞争意识不强,自主品牌的创新能力不足。在互联网+时代,主力消费者兴趣的转移也给食品企业带来不小挑战。加多宝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青春有活力的品牌,加多宝也在逐渐推进品牌年轻化,尝试全新的品牌规划和市场路线。(陈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