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祯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下称“《行动纲要》”),这意味着促进大数据发展正式升级为国家行动方略。
从“讲概念”到逐步“落实”,大数据或将引领大会计时代的巨大变革。这也预示着,要想实现大数据在财会行业的广泛应用,需要新能力、新度量和新的思维方式。
引领大会计时代变革
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强调,制定《行动纲要》,要重点凸现3个关键词,即“共享、开放、安全”。事实上,这3个词与会计的精神内涵不谋而合,《行动纲要》的制定以及未来的落地无疑会对整个会计行业释放出利好消息。
事实上,各大企业正在积极开展大数据产业布局。近日,互联网巨头阿里和老牌会计信息化企业用友联合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此举为更多企业深入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让大数据与财务的融合更为深入。
《行动纲要》明确了促进大数据发展的具体内容,即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加快整合各类政府信息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数据“打架”、增强政府公信力以及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可以预见的是,“大数据”以及“互联网+”都将为会计行业带来一系列质的变化。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慧凤表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会计的职能将从传统的信息处理和提供者,转变为信息的分析和决策者。在未来,财务人员的作用不再仅仅是提供财务数据,而是要能够分析不同的数据集,从而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多战略层面的判断。
会计将利用大数据进行决策
大数据的兴起,让企业如今能够以飞快的速度获取和处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其用时之短在1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对于财会行业而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工作时间缩短、工作速度增快。一家亚洲银行的案例最能说明这种情况:该银行在不到8小时的时间里就分析完一组分属50000个不同方案、涉及3000万美元的复杂现金流文书。而在大数据和高级处理能力尚未达到时,曾经做过类似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坦言,同样的工作可能需要一个审计团队花费数周时间。
事实上,大数据与会计的融合并不只是粗浅的停留在快速便捷方面,其更深层的意义是用数据来做决策、用数据来解读和判断的问题。
这就为财会行业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会计师和财会专业人士接受过收集、分析和比对数据的训练,因此能够将核心技能运用于大数据的战略分析。未来5到10年,他们将最终摆脱‘幕后工作者’的形象,在价值创造中占据中心位置,扮演更为主动积极的角色。”荷兰皇家阿霍德集团财务分析部门经理秦昱表示。对会计师和财会专业人士而言,自动化办公、自助数据检索替代了他们在内部报告方面的一些传统职能,得以去关注更具战略性的工作。
在刘慧凤看来,财务管理人员完全可以将大数据变为自身优势,提供更为专业的支持。财务人员要学会提供与企业经营周期相匹配的决策支持,把握数据在不同时间点与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共享,帮助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例如,部门与部门间及时的数据交换能确保工作更为连贯、清晰,从而避免决策者在同一个问题上得到不同的答复,或者对同一个问题进行重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