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组稿件采写 石庆伟 孙阳 徐扬 查文晔 张清淼
编者按
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刚刚在大连落幕的2015年夏季达沃斯年会上,求新、求变、求进,成为“创新领军者”关注的热点话题。
时光回溯到2014年9月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正是在那次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如今,“双创”使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10000家以上,高技术产业增速超过10%,电商带动大量农民致富,“创客”在全国大量涌现……这些都在不断印证一个事实,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逐渐成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新引擎。
在夏季达沃斯看企业家精神:将创新与担当融入创业实践
在今年的夏季达沃斯年会上,“企业家精神”成为与会嘉宾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如今的中国到底需要怎样的企业家精神?面对人民财经的采访,“创新”与“担当”成为嘉宾口中企业家精神的主要代名词。
70多年前,著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第一次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这样的表述带进经济学。他坚信,市场经济的活力主要来自那些拥有颠覆性创新能力的新企业,而一个国家长远的繁荣昌盛也来源于此。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
作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全球性盛会,本届达沃斯年会的主题定为“描绘增长新蓝图”,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的形势下,如何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增强经济活力、挖掘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创新,无疑是一剂“对症妙药”。
在长期形势看好的背景下,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年会发言中再次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定义为中国增长的新动能。的确,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正在由过去的人口红利、投资、外贸等传统因素向拉动消费、鼓励创业创新等新型方式转化,而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更是新一轮创业创新的中坚力量。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规划发展的主要把关人,企业家的作用毋庸置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人民财经专访时表示,中国的企业家最需要的是创新,当前形势下,作为企业家应该充分利用好国家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断创新企业发展思路,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企业家更应当少讲故事多“干活”,不能只有创意和想法,更要将创新的理念付诸实践。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盘石创始人田宁同样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他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归纳为创新、专注、坚持、诚信、敬业。而创新就是要不断淘汰落后技术和思维,优化企业转型发展思路,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推进同样需要企业家精神的充分发挥。在互联网风潮席卷中国的过程中,正是在一些极富创造力的企业家的引领下,华为、阿里巴巴、小米等企业在发展进程中逐步树立了自己的战略经营模型。毕马威中国主席陶匡淳认为,中国的企业家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面对融资成本相对较高、政策福利相对较少的状况,他们敢于创新、务实创业,可以说,中国的创新驱动离不开民营企业家的奋斗精神。
务实担当
企业家精神应包含情怀与责任
很长一段时间内,公众习惯将企业行为与其管理者的精神品质画上等号。地沟油、瘦肉精、劣质奶粉等事件的背后,一些欠缺企业家精神的企业主面临信任危机。的确,企业家精神的塑造关乎一个企业的成长发展,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
达沃斯论坛公益创业代表赵华文认为,能称得上企业家的人,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企业,用严谨、诚信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事业;其次,企业家不仅应该是提供给社会某种产品或服务,更重要的是能造福于更多人,例如解决就业问题、做好公益事业等等。企业家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商人,而应该是一个有情怀的、有爱和责任的人。
身处一个瞬息万变的发展时代,面对财富的诱惑和竞争的压力,企业的生存是企业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滴滴快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在会议间歇面对人民财经关于企业家精神的问题时,一句“首先要让企业活下去”更是让人感受到一企之主的压力。
然而,责任与担当,在市场经济呼唤新动力的今天,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更是长远之策。顺风车公益活动发起人王永表示,中国的企业家应该讲“道”而不是讲“术”。具体来讲,首先要有担当,中国的企业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其次,要讲规则,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等诸多方面,没有规则的商业行为可能会很快成功,但也会很快被颠覆;最后,要有远见,转变赚“当下钱”的思维,要立足长远地进行企业发展规划。
夏季达沃斯:三个新领军者的求新之道
2015年夏季达沃斯年会期间,新华社记者专访了三位来自不同行业的新领军人:滴滴快的创始人CEO程维、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听听这些业界大咖们怎么说。
滴滴快的创始人CEO程维:
滴滴充满创新的梦想
出租车满城溜活儿,打的者“路边扬召”,海量的车在路上空驶,多少人苦于堵途漫漫!
一种全新的租车服务,开始让方便点指即来:打开手机地图,附近的租车资源一目了然,一声呼叫,即可获得高效率的服务。
前来大连参加夏季达沃斯年会的滴滴快的创始人CEO程维认为,借助互联网技术,大幅提高交通调配能力和运行效率,可以为缓解城市拥堵和方便出行助一臂之力。
“我们的目标是,在任何地方,3分钟内都可以叫到一辆车。”程维说,要建立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
在互联网创新思维指引下,打车软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开创新型移动互联网出行模式,探索如何“破局堵途”。
滴滴第一个产品,是互联网跟出行的结合,解决的是原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经过几轮融资,滴滴快的很快获得了巨大的打车软件市场份额,在一系列营销推广的猛烈攻势下,用户数和司机猛增,日均单超过500万单。
随着城市化不断加速,人口不断加剧,出行难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什么是破局之道呢?“就是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是共享经济的模式。”程维认为。
今年2月14日情人节,滴滴和快的宣布“结婚”。随后业务拓展出顺风车、代驾和巴士。
“滴滴刚刚起航,员工平均年龄28岁,充满创新的梦想。”程维说。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
最大的风险是不敢去冒风险
“对于大健康项目,我们已经提前准备了五六年,研发砸下10多亿元,这一新兴产业将孕育巨大发展空间。”连续九次参加夏季达沃斯年会的新领军者、60岁的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谈起最新一轮创业,思维活跃,信心满满,目光中流露出少年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20多年前,东软从3个人、3万元、3台286电脑起家,如今,已发展成为2万多名员工、年销售额70多亿元的大型软件集团、行业领军者。
“IT业是一个竞争激烈、变化剧烈的行业,每隔几年就会面临一次生死选择。”刘积仁说。
这一路走来,东软先后进入软件外包、医疗设备、汽车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大健康、新能源等诸多领域。
成立以来,东软多次完成重大转型。不断求新求变,如何应对风险?刘积仁认为,“最大的风险是不敢去冒风险,或者是没有逻辑的冒险;如果看准了未来的方向,就要敢于投资。”
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
企业创新别无选择
“当全行业进入寒冬,我们在亏损中坚守,当全行业复苏,我们在坚守中创变,一跃成为全球光伏行业‘大佬’。”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告诉记者,短短5年来,天合光能已完成惊人一跃。
“2010年前后,全国各地大兴光伏产业,不少企业举债建厂,大上产能,但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内部管理都没有同步提升,这种粗放型、投机型扩张,再好的产业也无法持续。”高纪凡隐隐感觉投机泡沫。
“不少地方政府纷纷登门,以土地优惠、资金补贴吸引公司前往建厂时,我反而注重守住资金底线、实施稳健布局。”高纪凡认为,正是这样的坚守,让天合光能在之后的行业危机中得以保全。
随着2011年美国征收“双反”关税导致市场萎缩、价格战加剧,国内光伏业“哀鸿遍野”。此时的高纪凡却认为机会来了,他顶住亏损压力,提出“企业只要还能喘气,就要坚持创新”誓言,开始逆势创变。精简机构和人员,每年投入5到7亿元,全力开展创新研发和技术储备。
天津企业家
达沃斯论坛话转型
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9月11日在大连落幕,19家天津企业的新领军者们,与来自90多个国家1700多位嘉宾一起,关注世界经济增长,探讨科技创新背景下,中国企业的转型之路。
天津和治友德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药品和保健食品生产销售的企业,目前,公司产品行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作为全球成长型企业代表第一次参加夏季达沃斯,董事长韩金明表示,未来企业要做大跨境网上商城。
韩金明:“在这个商城里面,把咱们国内很好质量,很好研发能力的产品放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和治友德海外的销售体系销往海外。同时,海外的一些优质的产品在这个平台上。”
今年的夏季达沃斯了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致辞传递出中国信心,这不仅让跨国企业增强了对中国的信心,也让国内企业增强了自身结构调整的信心。泰达控股集团董事长张秉军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积极转型,寻找新的增长点。
张秉军:“一个是总理提的,中国政府一直大力提的城镇化,我们也承担了天津的重点的新型城镇化项目,也就是泰达中塘项目。第二个就是走出去,我们也想把我们今后的重点业务,拿出一部分走出去。你比如一带一路,我们在埃及有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一期是1.3平方公里,我们已经在那里吸引了6亿美金的投资。这个区已经满了。现在我们准备再建设二期。二期是六个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个也已经签约了,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已经启动了、招商引资启动了。我们希望通过走出去,成为我们的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伏安通过此次夏季达沃斯论坛深切的感受到,伴随着银行贷款利率市场化,倒逼着银行业要转型,才能满足企业全方位金融服务新需要。李伏安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天津是北方的金融创新区,我们更觉得创新是需要全方位的,从创业到成长期乃至到高速发展到上市,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我们需要创造一种给企业的金融解决方案。另外作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的支点,对于国际业务,对我们中国的企业制造业,和我们的消费者生产者走出去,国际化的程度加大,我们也要做一些创新和探索。”
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柴树满表示,作为以钢铁为主业的民营企业,荣钢在做精主业,向优特钢转型的同时,也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领域。
柴树满:“向互联网金融和文化健康两个板块进行转型。目前荣成旗下拥有荣宝支付,今年的交易额有可能超过1200亿。我们还要朝着打造万亿的平台努力。文化健康板块,我们现在正在积极和湖南卫视、和世界顶尖的迪士尼进行合作,打造我们未来天津市、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健康品牌。”
有担当 不“超重”——夏季达沃斯关注“中国责任”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日在大连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他指出,中国实现现代化还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只能与自身的理念和发展水平相适应。
作为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风向标,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应该对世界经济承担怎样的责任,成为会内会外嘉宾代表讨论的焦点。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没错;人均GDP全球排名80名之后,这也是中国。仅从一个角度看中国,无异于盲人摸象。论坛导师、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说,中国是未来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再过十几年中国就可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
“中国还是相对意义上的穷国,老百姓的收入,人均GDP还不高。”刘积仁说,总量大说明中国是经济的创造者和消费者,人均GDP较低说明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还有很多消费潜力可以挖掘。“世界应从这个角度客观认识中国,不应该赋予中国不相称的责任。”
李克强在致辞中指出,我们愿意更多参与国际治理,尽可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减贫经验,提供更多帮助;为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分担责任作出贡献。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尽到了自己作为地球大家庭成员的责任。”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说,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对世界经济复苏仍然贡献重大。“7.5%左右的增速依然是非常高的,比其他国家平均经济增速要高出一大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3%。5年间,中国经济净增量占全球经济净增量的29.8%。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7.8%,GDP折美元比上年净增9050亿美元,占当年全球净增量的60.9%。
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教授评价说,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持续增长。
曾经的世界工厂,也在成为世界市场。东北财经大学教授肖兴志说,未来5年,中国进口需求将达10万亿美元,“这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牵引力”。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希望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更大作用。南非国家电力公司董事长、夏季达沃斯论坛导师左拉·索西说:“中国是世界经济引擎,希望中国企业继续走出去展开投资;在金融领域,世界投资市场也希望来自中国的投资刺激世界经济。”
当然,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按照国际标准,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说,中国责任首先是发展好自己。
中国从1981年到2008年减少贫困人口6.76亿人,完成全球减贫成就的70%。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正在带领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探索一条持续发展的新路。
一些论坛嘉宾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摒弃高消耗、高投入的发展旧模式,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不仅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助推作用,还会为其他国家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一个更加稳定、更加繁荣的中国将为全球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投资热土。”范剑平说,中国政府将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多地放在了国内消费上,这将为全球贸易带来更多平衡和机会。
“我们同住一个 地球村 ,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变成离群索居的 鲁滨逊 。”学者们认为,李克强总理用这样的比喻来描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向在场中外嘉宾传达了“共享机遇、共创发展”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