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14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说服力:让销售回归简单(连载)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文建祥/著  

  碰到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说服者的必备能力之一。古代的纵横家之所以能让君主们俯首听命,就是因为他们熟知天下大势,能够为君主们出谋划策。换句话说.:他们懂得多,所以才说得好。因此,要想让我们的语言具备足够的说服力,懂得多一些是必不可少的。

  通常,我们的话题都来自平时的积累,来自生活。要想在说服中做到信手拈来,就要多关注生活,比如世界大事,国家要闻,城市热点,甚至于家长里短,等等。

  不要小看这些东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另外,在了解这些事情的时候,不要只限于看和听,要尽量深入地思考,总结出自己的见解。要知道,在这个足不出户就能尽知天下大事的网络时代,让人折服的已经不再是广博的知识了,而是高明的见识。

  下面就是我们常见的说话素材来源。

  1.多看书,多关注各种媒体

  我们每天都离不开书籍和各种传播媒体。不管是看书、看报还是浏览网页时,一旦遇到有意思的事情就要反复读几遍,把它记下来,用心思考它背后隐藏的道理,得出自己的见解。当你遇到一个关心时事的人,就可以和他就一些时下的趣事进行交流了。

  2.有意识地记忆发人深省的名句

  还记得7大心理学原理中的权威原理吗?很多人都有相信权威的情怀,因此无论是古时名人传下来的经典语句,还是一些发人深省的格言,他们都格外乐于接受。因此,我们有必要收集一些智慧的名言、名句,也可以把这些话记在某个地方,经常温习,这样就能在与他人的沟通中信手拈来。有时候,你根本不需要多么复杂的论证,一句名人名言就可以拿来当作强有力的“证据”。

  3.多与各行业的人交流

  三人行必有我师。多与各行业的人交流,会让你接触很多以其他方式接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宝贵的财富。尤其当我们要说服其他行业的人时,如果我们能表现出对对方行业的熟悉,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他的好感。

  4.多观察、多思考

  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对于积累素材来说至关重要。其实,话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入的思考能力,任何现象都会引发我们的联想,进而将其整理为说话的素材。这也体现了口才的艺术性。

  随着口才训练的结束,培养说服力的前期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更为具体,也是更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了。

  在进入正式说服之前,我们还有一些具体的工作要做。从哪儿着手呢?我建议大家多向演讲家们学习。因为演讲就是一项极致的说服,而演讲家们所做的准备工作,无疑就是说服的标杆。

  美国演讲培训师卡迈恩·加洛在其著作《乔布斯的魔力演讲》中说:“乔布斯是全球舞台上最能虏获人心的演讲大师,没有人能媲美他的水平。”他认为,乔布斯在麦金塔、iPod等产品发布会上的演讲已经成了时代的经典。

  细心的人会发现,乔布斯的演讲总是含着一个戏剧般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吸引着观众去跟随主讲人的思路。比如,他会在每一场优秀演讲中都引入一个人人憎恨的“大坏蛋”角色(经常是IBM或微软),并且把苹果公司的产品塑造成向“大坏蛋”挑战的英雄,最终英雄获胜,现场观众情不自禁地起立鼓掌。

  尽管如此,乔布斯却并不是什么天生的演讲大师。他那些让人津津乐道的演讲绝不是即兴的创作,而是由汗水和灵感铸成的。

  在每一场发布会前,乔布斯都要对每一张幻灯片,每一句演说辞,甚至现场的灯光、音响等细节精雕细琢。他会不停地排练,不惜花上几百个小时,直到一切达到完美。他认为,达到完美永远没有捷径。

  像乔布斯那样的天才都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来完成演讲,相对平凡的我们更不能对说服的准备工作掉以轻心了。只要做好了相关准备,即便我们没有天才的能力,也能极大地提高说服的成功率。这就叫作“以有心算无心”。

  我们需要完成哪些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要搜集说服对象的基本信息。

  确定说服的对象之后,我们要多方收集对方的基本信息。比如对方的知识水平,多大年纪,何等收入,可能有什么兴趣爱好,目前正处于什么情绪或情感状态,等等。了解了这些基本信息,你可以进行扩展,以便事先准备一些可供“赞美”的点或者开场的话题,这样一来就能在一开始赢得对方好感,然后进入下面的问题。

  其次,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你所要谈的东西跟对方有什么关系。

  “你说的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这是很多人在与人沟通时经常会说的心里话。可以肯定,如果你忽略了这个问题,对方就会忽略你。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准备大量的素材作为说辞,这些素材必须是对方感兴趣的。

  通常,人们最关心的事物有两个:一是他想要的,另一个是他担心的。而你所有的话题,基本上都要围绕这两个事物才行。

  在销售培训中,我经常建议学员们在拿到产品之后先列出50个“非买这个产品不可的理由”。这些理由必须是从各类顾客的角度出发找出来的。准备好这些问题,当学员面对顾客时就能迅速找到话题。

  再进一步,我还要求学员列出顾客“拒绝产品的理由”以及学员如何“对抗拒绝”的理由。总之,学员事先考虑得越多,他的说服策略就越灵活,那么他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

  最后,设计一个戏剧化的说服思路。

  基本的说服思路模式是由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发掘对方想要的是什么,或者他担心的是什么,这可以理解为“顾客面临的问题”。

  接下来,你要竭尽所能,从巧妙的角度放大对方的问题。最后,你要为你的建议进行包装,将其包装成能够解决对方问题的“方案”。

  整体来说,设计说服思路应当遵循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放大问题—抛出解决方案”的基本套路。我的很多学员在使用了这个套路之后,销售业绩提升得非常明显。

  内容进行到这里时,说服的五个基本步骤其实已经浮出水面了,即:“赢得好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扩大问题—抛出解决方案”。这五个步骤是针对陌生人的说服的完全框架,可以说,多数成功的说服都脱不出这五个步骤的范畴。在后面的内容里,我们还会用到这个框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