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30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开始业绩兑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随着储电、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加上新能源汽车逐渐形成规模,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逐渐由依靠补贴转变为产生实际业绩。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公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今年业绩逐渐明朗。去年此时,尽管新能源汽车已出现爆发式增长的苗头,但受规模限制,产业红利并未反映在相关企业的报表之上,而从企业今年公布的半年数据来看,情况明显改观。在传统汽车销量下滑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逆势保持高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政策推动进入业绩兑现的阶段。  

  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三电产品、新能源整车以及充电设备三大类,其中三电产品中,截至目前,相关数据显示:共有19家锂电池企业公布了中期业绩。这19家企业基本每股收益平均增长了72.01%,加上7家公布了业绩预期的公司,平均增长率为40.8%。值得注意的是,在效益提高的同时,锂电池企业经营效率有些许下滑。上半年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从去年同期的0.37次下降至0.33次,存货周转率从2.4次下降至2.26次。  

  除了三电产品之外,充电桩企业上半年业绩增速也略有提高。9家已经公布中期业绩的充电桩企业中报净利润平均增长24.28%,高于去年同期18.44%的增速。尽管增速不如锂电池那般强劲,但充电桩企业的潜力却已经有所凸显,尤其是“生态”的概念多次出现。未来充电桩企业或将不局限于此前谈论最多的快充、慢充等单一的充电业务,而是向智能化、互联网化的方向迈进。  

  至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尽管国内新能源车销售增长迅速,但难以扭转整体车市的颓势。新能源汽车业务在大多数整车企业中的占比还比较小。不过,整车企业坚持新能源汽车的方向没有改变。江淮汽车表示,公司准备通过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45亿元,主要投向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项目及相关核心零部件项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计划占江淮汽车总产销量的30%以上。如果后期市场相对稳定,综合考虑估值、业绩增速、成长前景等几方面因素,新能源汽车依然是汽车产业中最好的子行业。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或对零部件等上游行业产生反作用,一些五金机电行业或因此受益,而和传统汽车相关的部分产业压力或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