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9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四川资中教育在改革发展中彰显魅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郭入源

  

  “喜看稻菽千重浪,资中学子竞风流”。这是对四川资中教育成果的赞扬。随着今年四川高考分数线的公布那一天起,四川资中教育总是喜讯不断难以消停,这也是继高考实现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后,资中县连续三年恢复性增长的凯悦之声,这更是资中县教育在改革发展中彰显的魅力所在。

  今年全县本科上线人数达2674人,比去年增加328人,增幅达13.98%(全省增幅4.94%);上线比例47.23%,创资中高考十余年来的新高,位居内江市各县区第一名;重点本科上线686人,比去年的322人翻了一番,创资中高考历史的最高纪录。

  据了解,在全省参考人数与去年持平(都是57万人),资中县参考人数较去年减少826人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大幅度增长的佳绩,实属不易;成绩永远属于过去,但是,站在“光环”下又不得不回想当年,回顾那早已消逝的从前……

  “开拓进取” 践行教育改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给我国基层教育无疑释放出了改革必行的信号。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立县战略,科学规划和把握教育发展格局,促进资中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012年,四川资中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思路相继出台。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首先,资中县对2012年重点项目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总结,结果发现原普高招生办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2012年普通高中招生办法开始进入了探索性改革。

  首先,开始了“普通高中招生整体设想”。为了达到稳住优尖生不外流或少外流,留下的优尖生又能合理分配到各普通高中学校的目的,只有改革现行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县教育局通过行政干预手段,约束性要求各校办精品班,吸引优尖不外流或少外流;通过分批志愿填报等手段人为的将部分优秀学生向球溪中学、资中一中、资中三中和龙结中学转移,使这四个学校都有部分优尖生,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这样就有利于全县五所规模普通高中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齐头并进,也更有利于全县高考战略的总体大局。

  其次,“拟行的普通高中招生办法”。这是县教育局对于志愿填报方式的改革。全县五所普通高中学校分成两批志愿招生。第一批志愿意在将全县中考前1000名左右分配给五所普通高中学校;第二批志愿保持原来的办法不变,即省级示范普通高中资中二中和球溪中学“二选一”,市级示范普通高中资中一中、资中三中和龙结中学“三选二”的志愿填报办法。

  同时,实行“两考分离实施的改革”。2012年内江市教育局决定普通高中和中专招生考试与初中毕业会考“两考”分离,初中毕业会考的组织下放给各县(区),内江市教育局只组织普通高中和中专选拔性招生考试,考试的难度与选拔性考试相结合。

  据了解,资中县从2012年起实行两考分离,由资中县人民政府在5月上旬组织初中毕业会考,初中毕业学生成绩合格发给初中毕业证书。如果初中毕业学生成绩优良,又有志于普通高中学习的,可参加内江市教育局组织的普通高中和中专选拔性考试。

  “领导重视” 助推教育大发展

  记者了解到,资中县委、县政府历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县级相关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关心教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育工作,尤其是为高中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多次深入学校调查研究,破解教育难题,激发了教育战线干事创业的热情。

  今年高考前夕,资中县委书记张伟、县长林双全等党政领导分别亲临5所普高学校,慰问勉励高三教师,给高三教师以极大的鼓舞。

  “各单位鼎力支持,整体联动”。资中县政府从政策上对教育进行倾斜,保障教育经费,高中教学业绩奖从百万大奖已提升到400万。县财政力所能及地解决高中教师早晚自习及周末辅导经费,筹集3800万元,完成了5所普高学校创建示范校的硬件配备。

  资中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在教师调配、职称评定、师资补充等方面用足用活现有政策,近三年共向社会招考教师500余名。各乡镇及县物价、公安、维稳、群工、地税、发改、住建、国土、安监等部门,心系教育,切实帮助学校解决在建设、安全和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指导,科学管理”。据了解,四川省、市教研部门多次深入资中县各普高学校开展教学视导,尤其对高三工作进行全方位督查指导,内江市教育局多次召开高中毕业班工作专题会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资中县教育局坚持实施以局班子成员为组长的教学督导蹲点联系制度,对学校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督查到过程、督促到细节。县教研室充分发挥高中片区教研中心作用,强化教学质量监控,落实教育质量追踪和倒查制度,指导学科教学紧扣高考考纲和说明,及时查缺补漏,认真开展针对训练和强化训练。

  “你追我赶” 诠释资中教育精神

  随着资中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资中教育也一天比一天走进开拓、进取、升华时期,同时,也正点燃现代教育未来的希望。

  回顾2012年,当年高中招生实行两批次的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其中第一批次招生人数和班额由县教育局严格划定。各学校对第一批次录取的学生必须单独编班(40人左右的小班),配备优秀教师,住宿条件相对优化。

  资中县这项改革有效减少了优质生源外流,有力促进了五所普高学校的办学积极性,比年级管理、比课堂效益、比抓保成效、比教学环境,形成了良性竞争,昂扬奋进的教育生态。今年,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已初显成效。

  “普高学校奋力拼搏,狠抓落实”。五所普高学校奋力拼搏,抓质量,抓细节,抓管理,抓落实。各学校分别成立了高中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制订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实施领导干部蹲班负责制。

  “高中教师苦干巧干,勇争一流”。资中县的高中教师最能诠释资中教育精神,那就是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求真务实,严谨精细的精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断超越,勇争一流的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好风正是扬帆时,目前,资中教育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明天、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