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4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自豪有一技之长必将成为新常态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涂启智 职员

  

  有“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正在巴西圣保罗举行,我国今年第三次组团参加美发、平面设计、焊接、飞机维修等多个项目。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益派咨询对124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2.4%的受访者在关注世界技能大赛,84.2%的受访者认为有“一技之长”值得自豪。(8月13日《中国青年报》)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有一技之长值得自豪,彰显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生活离不开工匠,然而在过去千百年来,工匠地位并不高。尽管这并不妨碍总有些人要靠技能生存,但它多少会对工匠精神的形成与传承造成影响。

  过去时代,虽说“官本位”盛行,人们普遍崇尚做官,但是最终能够挤上仕途“独木桥”的毕竟是少数,而且那时人们已经辩证认识到财富与技能的关系,要不怎有“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智慧教诲流传至今?

  在政治生活逐渐昌明、反腐倡廉成为时代关键语词的今天,“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日益成为社会共识。而事实上,伴随制度笼子的一步步扎紧,权力运作逐步告别暗箱操作走向公开透明,而且受到来自外部的监督越来越严,无论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要想在社会上谋取一席之地,都将要依靠自己努力打拼。不要说像过去那样直接“顶职”接替父母工作岗位早已不可能,就是依靠父母或者亲朋好友谋个公差可能性都没有了。当权力“上下其手”的空间受到挤压直至萎缩下去,任何人在社会上要想生存都得竞争,都要有真才实学或过硬本领方能脱颖而出,否则在职场竞争就没有优势,就可能沦为时代的弃儿。当此语境,人们没有理由不重视学会生存与劳动的技能,没有理由不去掌握一技之长。

  逾八成的人为拥有一技之长感到自豪,并非代表社会已经尽善尽美。要使更多人为技能感到自豪,更使这种自豪持之以恒,促使社会焕发浓郁的匠人精神,我们还应从多方面深入推进改革。一则深入推进政治层面的改革,继续淡化“官本位”思想,让做官或从政回归正常与寻常,成为与其他行业并无高下之分的一种普通职业。二则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各行各业拥有技能或一技之长者,在收入待遇上与公务员不分上下,从而真正缩小行业收入差距,让更多人过上有尊严和体面生活。三则致力提高公职岗位之外其他行业人才社会地位,让拥有一技之长者普遍受到尊重,不再因分属“官”“民”阵营而泾渭分明。

  只要越来越多的人由衷地为拥有一技之长而感到自豪和骄傲,社会必然趋于公平,国家经济实力就会持续增长,实现中国梦必然有了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