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8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见证自贸区金融创新 跨境人民币结算半年超3800亿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分账核算单元的“新用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的再拓展、新的金融交易平台登场……自贸试验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市金融办日前会同“一行三局”、市发展改革委、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等,共同发布自贸试验区第四批金融创新案例。11个鲜活案例,见证了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需求和贸易投资便利化要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所产生的最新金融创新开放成果。

  

  分账核算创新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今年以来,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建设模式进一步丰富,自由贸易(FT)账户功能拓展创新,为金融机构和试验区内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截至上半年,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近2万个;1至6月,区内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超过3800亿元。

  “走出去”企业更是融资便利的受益者,海外业务发展大步迈进。中行上海市分行、中行法兰克福分行为一家试验区企业安排了总金额2亿欧元的银团贷款,用于其向境外支付港口使用费;浦发银行自贸试验区分行为某企业境外子公司FTN账户发放6亿元人民币并购贷款,支持其收购一家加拿大上市公司。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则通过分账核算业务从建行海外分行融入7500万英镑,为某企业集团下属自贸试验区企业发放外币贷款,实现商业银行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的创新。

  

  金融要素市场

  建立国际交易平台

  

  眼下,多家金融要素市场已经或正在研究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充分体现了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优势。

  今年7月,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次引入境外交易所作为特别会员,与香港金银业贸易场合作推出的“黄金沪港通”业务,拓展了国际投资者参与我国境内黄金市场的渠道;不久前,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现货市场正式启动,浦发银行上海市分行通过开发自贸试验区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利用FT账户体系,为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及其全球会员单位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外汇管理改革创新深入,上海银行依托自身的现金管理平台和托管框架,为区内投资型跨国公司提供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这无疑将有利于上海吸引资金管理型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吸引包括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股权投资等国际资本集聚。

  (雷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