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 专题

2015年08月1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2.5天周末来袭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编者按

  8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优化休假安排、激发旅游消费需求”,并提出了三条具体措施,包括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鼓励弹性作息。

  其中,在“鼓励弹性作息”一项,《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众所周知,每逢节假日,尤其是“黄金周”,到处人满为患,看景变成看人,有的景区游客上不来、下不去,甚至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拥堵状况,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出游热情。同时,不少地方存在旺季和淡季不均的矛盾,平时游客减少,造成资源闲置等情况。

  专家认为,“周五下午假”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旅游业瓶颈问题,同时缓解周五交通拥堵的顽疾。而“周五下午+周末”小短假则能有效推动大城市周边区域景点投资、建设和发展。

  国务院力挺旅游消费 首提2.5天休假新模式

  ■ 胡健 报道

  

  8月11日,旅游相关行业收到国务院派发的“政策大礼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通过改革创新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对于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激发旅游消费需求,《意见》还首次提及鼓励弹性作息的2.5天休假新模式。

  财经评论员李文海告诉记者,这份文件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的现状。“改革开放初期,物质财富创造是摆在第一位的,必然是高投资模式,而现在第三产业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相关政策也要顺势给予支持。”

  

  民资成旅游投资主力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旅游投资逆势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2014年全国旅游业直接投资达到7053亿元,同比增长32%,比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15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1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国旅游投资达到3018亿元,同比增长28%,比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16个百分点,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速度高17个百分点。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介绍,西部地区比中部地区旅游投资增速高3个百分点;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占59.5%,成为旅游投资主力。旅游投资增长一直保持着非常旺盛的态势。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开始转向服务业。

  此次《意见》共提出6方面、26条具体措施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发展。围绕投资领域的重点包括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城市及国道、省道至A级景区连接道路建设。加强城市与景区之间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输组织,加快实现从机场、车站、码头到主要景区公路交通无缝对接。加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停车位建设力度等。

  我国国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旅游消费环境差强人意。据华泰证券分析文章称,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措施将有效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有望大幅提升景区接待能力,景区建设商、运营商收入、利润将大幅提升。《意见》提到,深化景区门票价格改革,调整完善价格机制,规范价格行为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课题组宋瑞告诉记者,小小一张景区门票,看似是个简单的价格问题,实际是复杂社会经济问题的折射。

  在他看来,这涉及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究竟是将遗产类景区作为福利性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低价甚至免费向所有公民提供,还是将其作为一般性商品按照价格规律提供给部分消费者等。

  

  2.5天休假模式入文件

  

  《意见》全文公布后,最受坊间关注的便是2.5天休假新模式。

  文件第六大项是优化休假安排,激发旅游消费需求。其中包含三点内容: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细则或实施计划,并抓好落实。

  其二是,鼓励错峰休假。在稳定全国统一的既有节假日前提下,各单位和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带薪休假与本地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

  第三是,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周五下午加上周末的小短假能否真正实现?李文海分析说,这是国家的倡导,具体执行是各个企业的事情,短期恐怕很难大面积推广,但未来将是一种趋势。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也曾回应称,目前暂未研究增加每周固定休息时间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强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

  吴文学表示,有了一项制度,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它的落实,使这项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待这个《意见》正式出台之后,国家旅游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完善实施办法和具体的落实措施。

  在李文海看来,无论是2.5天休假模式还是严格落实带薪休假,都不是相关部门的一厢情愿。“中国实体经济已经产能过剩,劳动力也需要向第三产业转移,以解决就业问题,发展旅游为代表的享受型消费是顺应这个趋势。”

  业界声音

  2.5天周末休假或将刺激短线出境游

  

  ■ 于立霄 报道

  

  中国官方提出“2.5天弹性作息”制度,引发网友和业界热议。有旅游业界人士分析认为,随着休假制度落实和推广,预计周末国人出游数量将增长30%以上,也会大大刺激短线出境旅游市场。

  为了激发旅游消费需求,中国官方8月11日首次提出“周五下午与周末两天”结合的弹性作息制度,鼓励职工外出休闲度假。此消息一经推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有网友说,部分企业带薪休假都没有落实,不敢奢望2.5天休假。更有网友称,推动内需固然重要,但这样的假期不要成为公职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独享的“福利”。

  一项超过6万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数据显示,有82.6%网友认为此举可行,只有13.9%网友认为不可行。

  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石培华称,统一休假导致出游高峰的叠加,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2.5天休假可促进百姓错峰出游。现在高铁、航空等交通便利、覆盖面广,半天就能到达另一个城市,会促使一些人错开高峰出游。

  近年来,周末度假旅游在国内逐渐兴起,很多城市周边的旅游景区、游乐园,以及酒店、度假村等每逢周末人气火爆。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内地30多亿人次的旅游者中,选择1至3日周边短途游的占七成以上,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周末出游。

  携程旅游专家认为,内地游客不差钱,最缺的是假期。如果实施“周五下午+周末”休假制度,不仅会分流很大部分周六出行的游客,缓解交通与接待压力,提升旅游质量与体验,也有利于提升旅游意愿,做大旅游消费市场。

  该负责人还表示,“周五下午+周末”休假,不仅可以增加一天住宿,还可以让周末2日游变成3日游,让每个周末都是小长假。这也会使得相当多国人改变习惯,把周末用于旅游。

  京城不少旅游社开始跟风,研发售卖两天半旅游产品。携程上线多条专为周五下午休假设计的3日2晚旅游产品,包括跟团游、半自助、自由行等。众信旅游推出新加坡、韩国、泰国等短线出境游产品;还有北京周边的北戴河、承德等半自助游等产品。

  众信旅游直客营销中心总监王振玥表示,“2.5天休假”制度一旦落实,出境游市场将迎来“周末短线出境游”时代。

  网友担忧

  周末2.5天短假 网友担忧影响收入

  ■ 刘旭辉 报道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单位可让职工将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度假,“2.5天假”再次引发关注和热议。

  

  国务院发文鼓励

  “周末两天半短假”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优化休假安排、鼓励旅游消费。意见提出,各级政府要制定带薪休假实施细则或计划;在稳定全国统一的既有节假日前提下,可将带薪休假与本地传统节日结合错峰休假;有条件的单位可优化调整夏季作息,让职工将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度假。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周五半天假”的提法有两个前提,即“鼓励”和“有条件”。“文件是从国家层面,对旅游业热点问题作出阶段性的战略部署,重点是如何扩大旅游消费,同时提高旅游投资力度,而不仅仅放在2.5天的假期。”戴斌说。

  该意见正式发布以前,“周五半天假”已引发热议。7月3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透露,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在夏季灵活安排工作时间,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时间结合实现小短假创造条件。

  此前,某网站发起一项“周五下午+周末短休假是否可行”的调查,截至8月4日下午,4万多名网友参与。其中,81.4%网友为2.5天短休假点赞,仅14.9%网友认为不可行。

  

  落实2.5天小短假会影响收入?

  专家:成本应由多方分担

  

  随着意见正式公布,“2.5天假”能否全面推广、哪些属于“有条件的单位”、多半天假是否影响收入,成为网友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一部分网友担忧,两天半的小假期会直接影响收入:“工作时间变短,工资会降低吗?要知道,我带着你,你得带着钱,没有钱哪也去不了。”戴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5天的假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不属于带薪假期。工作一天休息六天当然受欢迎,谁来为六天买单?休息成本应该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分担,不能单纯让社会承担。”

  此外,有网友提出,不少单位双休都是问题,“周五半天假”恐怕会沦为少数白领及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福利,并表示“强制性规定双休就够了”。还有网友认为:“一年按52周算,每周五多半天假,就能多出20多天的假期。很多私营企业员工连带薪休假都享受不到,更别提这个假期了。”

  戴斌表示,意见已明确提出,政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单位实行“2,5天假”,至于哪些地区、单位符合,还需要过程去落实。

  

  带薪休假落实难

  制约旅游业发展

  

  旅游消费有三大前提条件,可自由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时间、较高的旅游消费意愿,即有闲钱、有闲暇、愿意玩。

  戴斌告诉记者:“如果周末增加半天休息时间,对近程旅游市场有促进。对于远程市场,应该着眼于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把休假的权利还给老百姓。”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带薪休假有益于家庭出游安排,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约束条件。

  目前,我国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落实状况并不乐观。人社部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落实率约为50%。落实带薪休假比较好的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落实起来相对较差。

  此外,戴斌提出,休闲消费受到百姓可支配收入、旅游意愿的影响。老百姓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出去玩时不被“宰”,都是旅游业发展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地方试点

  湖南宁乡

  率先试行

  夏季2.5天休假

  

  

  ■ 杨烊 报道

  

  “国务院发文鼓励每周2.5天休假”,11日,这一振奋消息传遍全国。各类热议还在高涨,当天下午,湖南省宁乡县旅游局官网便发布《关于宁乡县旅游局试行夏季休周末两天半短假的通知》,宣告在全国率先试行夏季每周2.5天小短假,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

  

  多0.5天的价值

  

  “我们希望通过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带动更多的单位、企业来落实2.5天休假、带薪休假等其他政策。”宁乡县旅游局局长张超明表示,率先实施这一福利政策的初衷和落脚点,是希望起到带头作用。

  张超明认为,在当前高铁、飞机非常便捷的条件下,多出半天的时间,意味着800公里内的旅游都将大为方便。“周五买张高铁票,周六、周日可以玩两天,周日再返程,很轻松。”同时,2.5天的小长假能够实现对景区实现分流、对管理者、参与者而言,都是一个好政策,对促进地方消费和经济,也是一个好的推进。

  “希望越来越多的区域和企事业单位落实2.5天休假,让更多的人拥有更多时间到美丽宁乡来看看。”

  

  2.5天休假的背后

  

  8月4日,某门户网曾推出调查:“周五下午+周末”休短假,你认为可行吗?约6.2万网友参与。82.4%的网友认为可行,但59.4%的网友认为落实困难。

  张超明介绍,宁乡旅游局之所以可以顺利通过相关审批迅速试行政策,源于单位审批职能相对不多,拥有空间。休假实施后,旅游局将进一步加强作风管理,提高效率,确保工作日能完成工作。此外,周五下午会派工作人员值班,并在官网公布了值班电话,以处理紧急事务。原有的领导干部联系景点工作也会加强。

  “虽然每个地区和企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不同,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唤起更多人对落实相关政策的意愿,争取创造机会。”

  生活影响

  “假日新政策”将如何影响我们休假?

  ■ 钱春弦 张紫赟 周慧敏 报道

  

  针对当前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缓慢、游客集中出游带来的弊端等,11日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弹性作息、鼓励错峰休假等三项举措。这些指导性意见将给我们的休假模式带来哪些变化?

  

  错峰休假促进旅游潜力释放

  

  在宁夏、新疆、西藏、广西等地,大多数旅游者出行不用“黄金周扎堆”,这是由于当地民众在开斋节、古尔邦节、藏历新年、壮族三月三等民族传统节日放长假。今后,从山东省的孔子诞辰到福建省的妈祖祭典,人们可望享受更多地方性、民族性的公共假日,而从中释放的消费潜力是惊人的。

  国办在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错峰休假。在稳定全国统一的既有节假日前提下,各单位和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带薪休假与本地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

  国家旅游产业科技创新工程中心主任石培华说,目前我国已有地方民族假日涉及的人口数量不足8%,且都集中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和自治县,即使加上一些地方节事假日,涉及人口数量也仅达到全国人口的10%。

  根据预测,全国有节日基础的省(区、市)中增设地方假日后,至少可以覆盖全国六成人群,部分省(区、市)可以多形成一个3-6天的长假,也有部分省(区、市)可以形成2个3天左右的小长假。

  “地方假日与全国假日可形成良好的假日错峰效果。”石培华说,一方面,地方假日时间与全国假日时间不同。另一方面,即使地方假日时间接近国家假日,也因其时长不同产生错峰效应。如山东的孔子诞辰纪念日适逢国庆国家假日,因此可叠加形成8-10天的假期,与全国国庆假期可有一定的错开。福建的妈祖祭典等主要是在4月底5月初,也可以在清明国家假日时与全国假日时间有一定错开。

  

  弹性作息安排,促进旅游休闲

  

  “从小长假到国庆、春节两个黄金周,节假日主要集中在冬春秋季。而漫长的夏季是各国休假的主要季节,希望炎炎夏季多一些休息日。”欧洲一家企业驻京办的工作人员李秋平说。

  石培华说:“针对华东地区酷暑,东北地区严寒等气候特点,缺少对民众休闲出游的气候适宜性考虑,‘一刀切’的放假方式也不符合我国地域广阔的国情。夏秋季是我国旅游的黄金季节,每周半天的时间,就能多形成52个周末休闲组合,或者形成26个固定长周末,可以大大释放消费潜力。”

  据测算,每周减少半天的工作时段或每两周减少一个全天的工作时段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对人口密集的城市效果尤其明显。

  “调整休假安排对于激发旅游消费热情、扩大旅游消费规模的作用明显,对抵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一定效果。”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说,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带薪休假:地方要出细则,政府做好督察

  

  与颁布的文件政策相比,现实中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进展相对缓慢。人社部近期一项调查显示,带薪休假落实率约为50%,而落实带薪休假比较好的单位,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像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落实的相对较差。

  “带薪休假提了多年,真正落实的企业与部门不多,有这样的权利,但难以享受。如果能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督察制度,加大强制性执行力度,将有助于政策的落实。”安徽大学旅游管理系副主任李经龙说。

  吴文学说,中央强调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细则并抓好落实。

  据介绍,今年以来,已经有不少地方出台了落实带薪休假的意见和相关细则,带薪休假的落实力度正不断加大。湖南、甘肃兰州、黑龙江哈尔滨等多地先后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休假的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