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严打
走私进口冷冻食品
6月23日,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稽查局了解到,日前该局与兰州海关缉私局召开食品打假工作推进会,专题研究打击兰州地区走私贩卖冷冻食品事项。
据介绍,双方将建立工作协作机制,齐抓共管,严打共查,形成合力,将伪报食品原产地、伪报食品品名等违法犯罪行为作为打击的重点;市食品药品稽查局在市场监管中对发现的涉嫌走私进口冷冻食品(农产品)、进口化妆品、进口保健食品的案源线索,及时通报兰州海关缉私局,通过查找嫌疑人、倒查口岸等方式,力争剪断走私犯罪链条,净化兰州市进口食品市场秩序。(杜志超)
广州追问食品溯源码
6月11日的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张高丽、汪洋都分别对食品安全作重要批示,其中提到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食品质量追溯体系。食品追溯的重要性凸显。
事实上,市场上早已有了带有追溯码的食品,号称出了问题能查找到源头。可记者调查发现,各地食品溯源体系标准不一,由企业自建的食品溯源平台缺乏监管,变相衍生出了借助溯源码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乱象。有的食品张冠李戴,乱贴溯源码;部分原产地品牌的溯源码,变成了企业的牟利工具。更有甚者,有企业提供溯源码的定制服务,200万个起定制,价格为0.02元~0.08元/个,产地等追溯信息完全由定制方自行掌握。(前溪)
湖南醴陵开展
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食以安为先,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6月16日,醴陵市食安办组织该市食安委主要成员单位,在嘉茂银座广场启动主题为“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当天,活动参与单位在嘉茂广场设置多个展板和咨询台,向市民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内容。在为期一周的宣传活动中,该市还将组织食品安全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进田间地头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食品安全知识和新《食安法》深入人心。
醴陵市食安办负责人介绍,新《食品安全法》,旨在实现“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影响到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从田间到餐桌,从企业到行业协会,从媒体监督到消费者举报,每个人都是食品安全的“责任人”。 (李逸峰 何勇)
西安临潼区
集中销毁假冒过期食品
18日,西安临潼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区内一垃圾处理场对近期收缴的一批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进行了集中销毁,以此震慑食品违法违规行为,最大程度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今年以来,临潼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始终保持“严查、严管、严打”的治劣高压态势,以开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飓风行动”为契机,以食品流通企业和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大力开展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及传统节日、旅游节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消除了多起食品安全隐患。
据临潼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集中销毁的问题食品,均为该局在日常监督执法及餐饮服务、食品流通等专项行动中所收缴,主要包括饮料、调料、面制品、饼干等500余品种,共计6100余件(袋、盒、瓶),总价值达8万余元。
(曹国强 陈晓棋)
广西全力维护
“舌尖上的安全”
6月23日,记者从广西公安机关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成果展示活动上获悉,今年以来,广西公安机关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持续保持对食品安全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截至目前,侦办的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涉案金额已逾1亿元。
近年来,广西各级公安机关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开展食药打假利剑行动,突出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食品欺诈犯罪,成功侦办了一大批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桶装水、白酒红酒等重特大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有效遏制了食品安全犯罪势头。2014年,全区公安机关共侦破食品安全犯罪案件30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78名,涉案金额累计达4.2亿元。下一步,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衔接配合,对食品安全犯罪保持“零容忍”,依法严厉打击涉及面广、社会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犯罪,重点打击肉、油、蛋、奶等群众日常消费食品领域的犯罪,全力维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李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