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26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东风来时 帆可备好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从“四川公布白酒救市10条”谈起

  日前,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促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在中国白酒产业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四川作为全国白酒产业龙头,政府部门此举“救市”意图十分明显。如果说《指导意见》是助推川酒走出低谷的东风,那么川酒企业做好扬帆远行的准备了吗?

  据了解,上述《指导意见》的出台有着深刻的背景。川酒是四川最具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全国白酒业跌入低谷时川酒首当其冲,步入10年辉煌后的“严冬”,对该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

  《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目标”“六大重点任务”和“四项保障措施”,其中值得关注的亮点有四个。

  一是为川酒行业减负。四川省政府降低了白酒主营业务收入目标,将“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到2015年末实现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主营收入3000亿元”改为“到2017年末,力争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0亿元,比2013年增长40%”。省政府为处于困境中的白酒企业松绑减压,企业有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二是建成国际知名区域品牌“中国白酒金三角”。“白酒金三角”的内涵是什么?就是名优品牌全国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大企业大集团数量进一步增加,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白酒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合理,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强,经营环境进一步改善,稳固全国领先地位。这就为川酒行业未来宏观发展定下基调,企业有了发展方向。

  三是为川酒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具体路径,包括名优白酒企业的扩张以对现有普通白酒企业兼并重组为主,生产工艺以固态酿造的推广应用为主,鼓励名优白酒企业和原酒企业合作。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外部资本投资白酒产业,鼓励原酒企业和下游瓶装白酒生产企业交叉持股,通过股权合作稳定原酒销售渠道。鼓励企业搭建川酒(电商)营销平台等。这些举措落实后可以挽救四川庞大的基酒企业;可以强化川酒固态发酵的优势,可以激发各档次酒企活力。

  四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四项保障措施中,业界最感兴趣的是“强化金融支持”。《指导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对经营正常企业不断贷、不抽贷、不限贷;扩大白酒生产企业动产、不动产(窖池)、股权、应收账款、订单和知识产权等抵(质)押融资业务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进行融资,鼓励风险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白酒行业;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本设立原酒基金、投融资和交易平台,加强对原酒产品的价格调控能力。这些政策落地后,川酒企业将“不差钱”。

  值得点赞的是川酒主产地政府先行一步,为省里的《指导意见》出台做好铺垫。宜宾市2014年从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5000万元设立酒类专项融资担保资金,比原来增加了3倍多,2015年再注入5000万元,力度空前。泸州市政府办公室今年4月底下发《关于2015年全市白酒产业发展的通知》,5月底又通过了《泸州市酒类企业借新还旧贷款担保基金管理办法(暂行)》,泸州市财政将出资6000万元,设立重点酒类企业借新还旧担保贷款专项资金,对全市重点酒类企业中经营状况良好、具有成长性的企业给予借新还旧担保贷款支持。

  与此同时,四川名酒企业不再浮躁,回归理性,回归品质,潜心创新,向大众市场要销量,向更大的区域市场要发展。五粮液全面推行“腰部运动”和“走出去”两大战略,紧扣市场需求,把企业的发展战略“下移”,从重视高端产品的“脸部运动”向与广大消费者消费能力相适应的中端产品转型。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泸酒坚守传统酿造,强化品牌价值,变革产品研发理念,适应新生代消费需求,创新多元化、时尚化产品,占领新兴市场,巩固中低端刚需市场。 (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