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伟杰
一、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安全问题。
(1)安全帽佩戴。有些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相当薄弱,自认为安全帽佩戴十分麻烦且不必要。因此,在施工现场只是象征式地佩戴甚至不佩戴。
(2)安全带佩戴。在进行一些必要的高空作业的过程中,安全带的佩戴是非常必要的。而有些工作人员为偷懒不佩戴作为安全防护的安全带,最终出现意外。
(3)安全警示。用于安全警示的标语等摆放位置不正确、不明显,使得警示效果达不到预定要求。
(4)施工用电。施工现场不可避免都需要电力供应,但是许多施工企业对于供电箱的保护措施不到位,电线在工地乱拉乱扯,如果施工期间突然变天,很可能因为电箱保护不及时致使漏电,造成安全事故。
(5)通讯工作不到位。有的建筑施工的通讯设备不完备,通讯信号不能保证及时传达,将施工人员置身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6)安全网。这是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的,但是有的安全网是坏的,有的安全网上面还有钢筋、木块等建筑剩余的材料,这很难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对企业来说,若在建筑的施工工程中不解决这些问题,将难以确保施工工程甚至是施工人员的安全。那么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得不到保障,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环境污染。
施工现场通常都是比较杂乱的,这些是无法避免的。未使用的建材需要摆放,每天都会产生数量不小的建筑垃圾,建筑场地地面也并不是平平整整的。若是遇到雷雨天,积水、潮湿什么的都无法避免。正是由于这种混乱的局面,使得施工队伍对于环境的维护意识并不是十分强烈。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污染情况。虽然一般工程施工前,都会将一定施工区域周围的一定范围进行围圈,以减少对施工区域外环境的破坏,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很多污染,例如粉尘、污水、噪音污染等,其中噪音污染尤为突出。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多数建筑工地的噪音平均值都在80分贝以上,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也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造成粉尘污染,而且还会在施工结束后,遗留一些难以处理的有毒有害废弃物;更有甚者,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为省事,这些简易的保护措施都不够完备。因此,不仅仅是工作人员的健康得不到保障,周围的居住群众也会受到施工的影响。
二、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的策略
1.加大管理力度。
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点。
(1)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首先应做到施工工程的专人专职。只有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身上,大家才能真正有意识地去做安全工作。同时还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工程安全的万无一失。
(2)针对每一个参与工程建设的员工,都要进行一个有关安全施工方面的知识教育培训。并且还要对培训的成果进行检测,要求每一个人知道如何进行正确的技术操作、遇到安全事故问题如何进行处理以减少损失,并且要学会使用所有的安全防护措施。
(3)工作人员要时刻谨记安全流程、规范,严格按照上面的每一条规定去做。日常的考核也应该严格进行,不可以形式化。要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不留任何隐患,将安全工作作为日常准则牢记心间。有些建筑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不到位,在思想上,许多员工对于安全生产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太高,管理比较松散。对这些施工单位来说,要加强力度,找出其所有的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安全检查工作中,要让管理部门的领导起到带头作用,这样对形成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比较有利。
2.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1)噪声问题。施工机械设备例如搅拌机等,肯定会有很大的噪音产生,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可以调整时间与合理安排等措施进行施工,避开居民们休息的时间。使噪声污染能够降低,营造出相对轻松安静的环境。
(2)粉尘问题。建筑施工过程中,来往运输材料的车辆、搬运沙石等工作都会在建筑施工区域造成尘土飞扬的情况。为了能够有效解决空气中大量粉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施工现场必须定期洒水。以保持空气的湿度等方式,可以有效达到减弱、消除粉尘污染。
(3)建筑垃圾问题。要及时刷洗运输建筑材料以及垃圾的车辆,为人们尽可能创造出一个干净清洁的环境。对参与工作的员工要进行教育,禁止发生建筑垃圾乱扔的现象,营造出相对环保干净的一个施工环境。在施工的材料方面,为了减少环境的污染,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可采用较为环保的建筑材料。这样不仅做到了环保,而且材料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
三、结语
近些年各种建筑施工方面的事故不断出现。深究其原因,施工单位固然难辞其咎,但其中未尝没有监管不当的问题。所以,强化建筑施工管理的任务势在必行。明确责任归属,专人专职,员工、领导都要普及施工管理的观念,各个方面加强管理,以保证建筑施工工程中各项管理工作规范达标,施工任务能顺利、有效并且有保障地进行。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明县行政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