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25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投资缅甸四川商机在哪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水电木材基建等大有可为

  ■ 李逢春 余行

  中企、川企进军缅甸,商机无限,但如何加强文化融合,摸透缅甸特点是关键。记者和一个在缅甸经商的四川人聊天,他有着和众多来缅甸寻发展的中国企业主一样的困惑:我带来了好项目,聘用了当地人,开出不错的薪水,甚至我还捐款建学校修公路,对缅甸人示以友好,但他们怎么不领情呢,甚至还反感我?“你到曼德勒,一定要拜访华人李祖清,他对中缅文化交流最有发言权,他最能读懂缅甸,可以支招四川企业,如何更好地走进缅甸。”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新闻与公共外交处处长潘雪松告诉记者。3月18日,华西都市报专访了缅中友好协会副主席李祖清博士。

  不是给钱多干事就多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李祖清,曼德勒德庆华文学校校长,也是曼德勒缅中友好协会副主席。作为缅甸第三代华人,他一直致力于中缅文化交流事业。“虽然中缅是邻居,地缘关系接近,文化根源也类同,但这个邻居和中国非常不同。”李祖清说,缅甸民众的最大特点是知足,这两个字的哲学导致工作效率、对人看法有很大的差异性。中国人勤劳,重视发展重视利益,无意中会漠视缅甸人的心理感受。比如川企愿意给2到3倍的酬劳,希望对方付出几倍的努力去干活,缅甸人就会觉得不开心。而实际上,如果你尊重他,工资给得少他们也开心,他们不注重这些利益。“缅甸民众把马当亲人,要马匹跑快一些舍不得鞭子打。但中国人注重效率。”李祖清提醒企业,投资缅甸一定不能太急功近利。

  一定要尊重当地习俗

  这几年来,李祖清接触了不少来自中国的企业主、游客、学者,绝大多数人抱着友善的心态去面对缅甸本地人,但民间彼此的摩擦却不少。他认为,这归根到底是一部分中国人细节做得不够好,一些看起来很微小的事情,让努力都白费了。有一次,缅甸朋友告诉他,有中国人进寺庙不脱袜子,让他很反感。“我想打个比方,你和朋友握手,要不要摘掉手套?”李祖清还用一个真实发生的案例启发准备来缅的四川企业。他说,很多人都知道仰光有一个大金塔,却没几个人知道小金塔。市中心的小金塔在路中间,道路环着它而过。英国殖民期的时候,英国人在仰光修城市道路,路遇到佛塔,是路让了塔。“英国人都知道绕开佛塔,我们为啥不懂?”李祖清说,缅甸人对佛教的信仰非常虔诚,但几年前一个中国企业在缅甸做矿产,本来是双赢的项目,但为了矿要当地一个塔迁移,结果引发强烈反弹,项目也被迫停了。

  做事不能“只做不说”

  这几年来,不少中国企业和商人觉得很冤,自己给缅甸实实在在做了不少好事,却没落个好。分析原因后,才发现是自己“只做不说”“多做少说”导致的,缅甸人对此缺乏足够的了解。李祖清说,这个观点还不够全面。他支招四川企业一句话:只做不说不好,只说不做不行,最重要的是懂得和谁去“说”。比如,有中国企业捐建学校,虽然搞了仪式,但自己的善举一点没得到当地人的好感。其实,这个企业应该去找当地的寺庙高僧,建一个学校一定要请当地高僧念经,对方就会觉得这是尊重。在缅甸,每个地方的高僧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和僧人成为真心朋友,彼此尊重对方,就会事半功倍。而目前来看,中国企业和商人往往更喜欢找当地的官员打交道。

  民间交流力度还不够

  李祖清告诉记者,中缅政府之间的交流,两国总体上是不错的。但民众对民众的交流,现在还远远不够,空间很大。“这需要多宣传,需要像你们这样影响力巨大的中国媒体,多来缅甸实地采访。”李祖清身为华人,自己也一直充当中缅民间交流的搭桥人。针对缅甸民众对中国的误解,他写过不少文章,告诉缅甸人很多事实,努力消除他们的误解。最近,他开办的网站“胞波资讯网”已经上线,网页专门开了缅文和中文两个入口,让彼此了解对方。李祖清说,去年8月,他和一些缅甸朋友参加了中国相关部门组织的交流团到过成都,缅甸代表团在成都参观了很多地方,发现原来中国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中国很文明,也很自由,非常的友好。这些访问活动,有助于缅甸人消除对中国人的误解。

  四川商机在哪里

  川庆油建拿下石油管道最难段,“成都合伙人”抢滩仰光建筑业,大小川企瞄准缅甸丰富的木材资源……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走访缅甸期间,发现不少四川先行者,已在汹涌激荡的缅甸市场大胆跳水,奋力搏浪。

  缅甸最大的华人社团——缅甸华商商会会长吴继垣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目前,缅甸正处改革的初期,工业、城市建设等方面空白很多,亟需分享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这就意味着,中国企业在缅甸城市建设、道路、水电建设等方面都可以大有所为。

  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改革开放进行,目前仰光、内比都、曼德勒等大小城市都要大兴土木,房地产、市政道路、水电气、高速公路、机场、学校等各类设施都有极大的需求。而四川有大批优秀的建筑、交通施工企业,工程技术扎实,专业化程度高。

  二是木材加工业。目前中国国内实施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禁止木材砍伐,木材市场需求量大。缅甸有大量优质的原木资源,而且当地木材砍伐后恢复得很快。不过,目前缅甸官方出了新的政策,禁止原木从缅甸出口。这种情况下,四川企业可以通过合作方式在当地建木材加工业企业,带动当地实现双赢。

  三是玉石。缅甸最有名的莫过于玉石,缅甸官方禁止毛石出口,可以在缅甸国内寻找玉石生产加工的商机,这一块是异常庞大的市场,当然竞争也很激烈。

  四是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配套工程。这一块四川企业有技术领先优势,竞争力强。

  五是水电企业。尽管前些年发生了中国兴建水电站遭当地抗议的事情,这是因为中国企业在宣传项目好处、融合对话当地民众方面有所欠缺造成的。四川水电开发业发达,可以发挥优势在缅甸兴建小型水电站。

  六是旅游业。作为千佛之国,缅甸的旅游资源很发达,但旅游市场远不成熟。缅甸旅游硬件设施不够,景点开发、宾馆修建、旅游线路等都很落后。其次是人才不够,没有太多专业的导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