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燕君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桑尼维尔市,有着一栋贴着175号码的大楼,如果外界传言没错的话,这栋距离苹果园区只有几分钟车程的神秘大楼就隐藏着一项未公布于众的新计划——代号为“泰坦”的造车项目。
虽然苹果并未证实将进军汽车领域,但CEO蒂姆·库克在被媒体问及“是否将汽车和家庭看作下一步发展方向”时,他直言“这是两项规模庞大的业务”。
当然,这并不是苹果的“特餐”。一向嗅觉灵敏、喜欢跑马圈地的国内互联网巨头们自然不会放过这块“大蛋糕”,并一个接一个地高调宣布其在汽车行业的规划。
先是乐视说要造新能源汽车,后来百度CEO李彦宏在全国两会期间对外表示,百度正在持续推进“无人驾驶”汽车,3月12日,阿里巴巴和上海汽车集团(以下简称“上汽”)又联合宣布,共同出资10亿元设立”互联网汽车基金”,并组建合资公司,专注互联网汽车的技术研发……汽车俨然成为互联网公司在硬件领域的新宠。
3月12日,阿里巴巴与上汽宣布,双方将各出资5亿元,合资设立总额约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该基金的成立将推进互联网汽车的开发和运营平台建设。
2014年7月23日,上汽和阿里巴巴已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互联网汽车”方面的合作,所以,这次设立互联网汽车基金是继去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互联网必将成为汽车的一个基本属性,帮助用户在拥有汽车和享受出行服务时解决‘痛点’,创造‘甜点’。未来汽车一定是互联网化的。”上汽总工程师程惊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在阿里与上汽双方设计的“互联网汽车”版图中,阿里的电商、金融、数字娱乐、地图、通信、YunOS等业务,都将整合到互联网汽车项目中,并通过其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为互联网汽车装上大脑,首款产品将于2016年上市。
在阿里巴巴与上汽合作宣布合作计划之前,国内市场已不乏互联网企业进入汽车领域的先例。
去年12月9日,乐视CEO回归后在微博中公布了潜行一年的“SEE计划”,乐视也由此成为首家宣布造车的互联网企业。1月20日,乐视举行发布会,宣布乐视超级汽车(中国)公司成立,并且正式宣布原英菲尼迪中国及亚太区总经理吕征宇加盟,担任乐视超级汽车(中国)公司副总裁,直接向乐视董事长兼CEO贾跃亭汇报。目前,乐视全球超级汽车研发团队的规模已经达到260多人。
贾跃亭说,乐视的目标不只是要制造电动汽车,而是要打造一个完整的汽车互联网生态系统。
当然乐视不是独立造车,北汽作为乐视超级汽车项目的重要合作方,目前不仅为乐视输送了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还为它提供了所需资金。今年夏天,双方一起收购了一家美国高科技纯电动汽车设计公司Atieva,北汽是第一大股东,乐视的资本投入位于北汽之后。
据北汽董事长徐和谊对外透露,北汽新能源与乐视合作研发的第一款D级车,将登陆今年的上海车展,共同展示双方的研发成果。
无独有偶,2月3日,易到用车、奇瑞汽车和博泰集团宣布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推出其首款合作产品“互联网智能共享电动汽车”——易奇汽车by iVokaOS。易到用车创始人兼CEO周航在发布活动上表示,到2018年,该合资公司将推出15万辆电动汽车,达到全球第一。
此外,搜索引擎百度也已经与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时表示,该公司可能最早于今年推出一款自动驾驶汽车。
相比于国内的互联网企业,谷歌的造车之路起步得要早很多。从2009年启动无人驾驶技术研究项目至今,谷歌已经“埋头苦干”5年之久。日前,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主管克里斯·厄姆森强调,谷歌无人驾驶汽车计划在5年之内商用。目前,谷歌现已成功制造了第一款完整的无人驾驶汽车,但仍在测试和进一步研发当中。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BD预测,未来5年内,全球车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90亿欧元,较2014年的200亿欧元增长将近1倍。各细分市场都将实现高速增长,2018年,车联网服务、TSP、车载通信、车联网硬件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35亿、45亿、41亿和69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