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玉宝/文
“互联网时代”这个概念还没有被大众完全消化,“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迎面走来。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这片汪洋大海只让我们看到了几波打头阵的浪潮,接下去,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将会被改变。
移动互联网时代
影响全球的重大创新
从老创新到新创新,互联网发展的前三个阶段是PC互联网时代,第一个阶段是门户时代,第二个是搜索时代,第三个是社交网络时代。我们一般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开端是2009年。三件事挑起了这个开端,一是IOS的诞生,二是安卓的诞生,三是3G的开放。
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后,影响中国或全球的重大创新有哪些?在美国是Twitter(推特),在中国是新浪微博;团购火了;360借着3Q大战崛起;腾讯做了微信;小米推出国内第一款双核产品;打车软件出现;特斯拉爆发;客厅革命成热点;余额宝兴起……2014年是电商年,京东、阿里巴巴上市。
Twitter是怎么被创新出来的?其实,它是三款产品的跨界,即博客、IM和SMS,IM就是即时通讯,SMS就是短信。因为在美国,各个领域竞争极度激烈,在单个领域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所以美国创业是有意识地进行两到三个领域的跨界创业,这是一种创业的战略。微博借鉴Twitter,本质上这款产品是媒体。媒体最重要的是什么?生产高水平的内容。新浪微博笼络了明星、名人以及各领域的专家意见领袖,使微博成了创造高质量内容、舆论话题的社会化媒体。
特斯拉是什么创新?它最早的创始人之一发现了一个现象:硅谷里买了赛车的人,常常还会买一辆丰田普锐斯。从这个现象中可以看出什么?首先,这个家庭买得起赛车,说明它比较富裕有钱,可是为什么还要买一辆省油的车?是想彰显环保理念。所以得出一个结论,要做高端电动赛车,这解决了此前电动车定位低端性价比的问题。高端性价比解决了续航里程不够的问题,这是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面向的是高消费能力的人群。跟普通电动车相比,特斯拉有两个比较有吸引力的地方,一个是8年免费电池维护更换,另一个是承诺每一位客户,建一个覆盖全美50个州的太阳能覆盖网,终身免费充电。为什么能这么做?因为它定位高消费人群,有巨额的成本上升空间。
总结一下,创新一般来自三个方向——行业技术推动、市场需求拉动、第三方触动。中国式创新的特点叫二次创新。
危机只有两三年
其后是20年连续增长
这些现象背后有着怎样的时间规律?
宏观是经济的周期,国外一位经济学家提出过一个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存在一个长波周期,这个周期大概是50年,更精确的说,是47年-64年,正负误差是5年-7年,它不以人类的技术革命和战争为转移,被认为是一个本质定律。从他提出这个规律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了,可以说它惊人的准确。第一波周期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第二波是内燃机铁路化,第三波是电力、电器、石油、化工,第四波是原子能、飞机、IT1.0,第五波是云计算、物联网、纳米、生命、环境、新能源、IT2.0,这一波从2004年开始,按照规律,预计到2058年结束。第四波的衰退始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之后,2000年-2002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然后进入第五波周期,接着是次贷危机、全球金融海啸、欧债危机。按照规律,危机应该还有两三年才会过去,接着会迎来连续20年的增长、5年-10年的泡沫,然后下一波确定。
以IT行业为例,信息技术行业是15年一个周期。
第一个时代是1965年大型机革命,接着是1980年PC革命,1995年互联网革命,2010年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革命,到2025年,我们预测,摩尔定律失效,大概在2022年-2023年,行业达到物理的极限,走不下去了,换句话说,现有的格局走完了,理论上,IT行业就会成为传统行业。其实不然,因为一个崭新的格局正在展开,量子计算已经开始,所以IT行业不会成为传统行业,还会向前发展。2040年,人、机、物三张大网将融合。
微观是产品的周期。再以IT行业为例,第一波是硬件和基础设施先行,其次是平台和软件,内容与应用服务第三,电子商务和金融第四。因此,这15年的创新会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会固化下来。譬如说移动互联网革命,WiFi、3G、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是硬件,IOS、安卓是平台,平台上有微博、微信、愤怒的小鸟等应用。而移动支付、移动电商、互联网金融是这一波的大浪。
中国式创新的未来预测
互联网时代和工业时代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我总结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从工业时代的传统成本领先战略转变为低成本差异化战略,互联网具有低成本扩张的个性,从原来工业时代的细分市场能打到单人市场。两个基本点是从Inside-Out(产品思维)转变为Outside-in(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思维),从传统的渠道+硬广思维转变为粉丝社群+口碑(社会化营销)的思维。
我们预测一下中国式创新未来的发展吧——
杭州阿里巴巴可能会有大数据的创新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成为刚需,中国电影行业每年的增长率为30%左右,连续二三十年都是这么增长的。而电影最重要的是剧本,剧本怎么创造出来?我们知道,阿里入股了新浪微博,新浪微博有着老百姓谈论的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给关键词排序,然后再利用分析和排序创造剧本,老百姓的需求就拉动了。阿里还入主文化中国,入股网络视频优酷土豆和数字电视华数,宣传渠道有了。我们推测,阿里还会不会收购数字院线?如果收购了,那以后看电影说不定就免费了,因为它有周边的衍生服务,甚至可以在淘宝和天猫上卖道具。
下一个预测是,从二次创新到原始创新。原创非常难。原创怎么诞生?原创不是靠逻辑产生的,而是靠灵感。那么灵感怎么诞生?灵感就是潜意识跟意识跨界的那一瞬间诞生的。
有一首打油诗:“半面守正半出奇”,守正跟出奇是创新创造,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你必须有内在自我价值的强烈要求,外因才能突破内因;“一朝破壁统乱离”,人生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