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钰
据遂宁日报消息,面对节前的黄金销售期,土特产经销商们更是铆足劲,多拳出击,以求在节前市场分得一块大蛋糕。2015年春节即将来临,作为礼品市场的“当红小生”,遂宁土特产商如何抓住节前商机,又有哪些营销经验可以分享。
土特产,因其所具备的地域文化、人文情怀以及独特的口感,让其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心头爱”。近年来,随着土特产品牌的打响、品质的升级以及包装的更新换代,让其成为礼品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
香叶尖茶叶:
线上线下互动 搭乘电商拓宽销售门路
作为遂宁特色,香叶尖一直享有盛誉。为了让自己的销售额度更上一层楼,去年3月,公司董事长蒋华荣决定进军淘宝。得益于正确的营销战略,香叶尖不仅远销北上广,其网络销售额还达到2000多万元。临近年关之际,蒋总乘胜追击,果断决定进军天猫,并计划打造远能达电商产业园,为农产品企业提供做电商的平台。
“现在各地的土特产纷纷寻找新的销售门路,搭上网络营销的快车,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销售额增势迅猛!”蒋华荣认为,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务比较,具有巨大优势,对企业减少生产成本、增加贸易机会、简化贸易流程、提高贸易效率非常有效。电子商务正成为越来越多传统企业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首选途径。土特产行业应当及时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产业流通,利用电子商务手段扩大产品市场和树立产品品牌,为土特产品走出“巷子”提供巨大的支撑作用,促进土特产行业突飞猛进地发展!
524红苕:
多元化手段营销 让土特产“土”得实在
同样借助电商坐收好利的还有永丰绿色524红苕专业合作社,其理事长李远林告诉记者,搭乘电商快车,不仅让自己的524红苕从昔日的灰姑娘变成了礼品市场的白富美,还让该社红苕的销售速度和销售数量都较往年提高了20%左右。
除了借助电商这一新潮营销手段,李远林还建议土特产商家顺应市场消费潮流,抓住消费注重食品安全这一心理,推出新产品。“我们就趁春节这一时机,推出有机红苕,虽然每斤红苕售价高达15元,但是市场反应却良好。”据悉,在2月初的迎春展会上,合作社还将携带有机红苕亮相,从而为自己抢占节前市场添柴加火。
推陈出新固然重要,李远林认为,土特产要想真正抓住人心,还需反其道而行,“将礼品包装精简化,节省浮华包装所花的高成本费用,在价格上让惠于消费者,让土特产‘土’得实在,‘土’得实惠!另辟蹊径,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先明花花生:
靠展会推销自己 借经销商实现终端销售
花花生是近年来遂宁新兴的土特产。新兴品牌如何抗衡老牌土特产,李先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借助展会平台,提升知名度,通过经销商,最终让产品销出去。2014年,李先明参加了多个产品推荐会、展会、博览会。“新兴土特产,只要质量好,一样能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关键是要把自己的品牌给推荐出去!”而要把自己推荐出去,年前的各种展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展会,与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接洽,实现其在商超特产店和社区经营店终端销售。
李先明认为,作为一个新兴品牌,在营销手段上,与其他成熟品牌相比,肯定有薄弱之处,因此,拿着自己的弱点与他人的强处相比,不如借助营销经验丰富的经销商实现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向社区销售、网络销售、景区销售等方向施力,突破狭隘地域限制,实现全面开花。
麦地纳牛肉:
提高产品内在品质 提供原汁原味的产品
面对现在土特产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牛晓英却显得十分淡然。在过去的2014年,她没有盲目跟风电商潮,也没有做各种促销活动,唯一潜心的,还是回归土特产本源。提高产品内在品质,打造知名品牌,为消费者提供原汁原味的土特产品。同时狠抓食品安全,坚持清真风格,通过麦地纳牛肉的好口感,让消费者以口碑相传的方式来促进销售。
牛晓英认为,随着市场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具有个性特色的商品逐渐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土特产品已成为发展地方经济、带动其它产业的重要依托。但这些土特产品要进入商品经济的流通网络,在近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没有具有市场知名度的品牌是绝难取胜的。因此,回归本源,打造产品质量,塑造知名度,以不变的好品质应对万变的市场竞争,才是土特产营销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