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12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服务新常态 注会行业使命和任务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陈毓圭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注册会计师行业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认识新常态、服务新常态,在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稳定、公众利益的维护等各个方面肩负起新的使命。

  

  注册会计师行业

  在新常态下肩负新的使命

  

  首先,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监督体系的制度安排和诚信链条上的重要一环,通过对财务信息进行审计鉴证,能够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诚信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宏观经济决策和企业资源配置。会计信息失真,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动摇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基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将更加倚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会计信息越准确、透明、真实,越有助于市场资源配置的合理化、集约化。

  其次,注册会计师既是企业信息披露的独立鉴证者,又是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加强内部控制的智囊团。从国际经验看,注册会计师的职业价值正从经济鉴证向价值管理转变,从合规性治理向经营性治理和风险管理转变。注册会计师已经成为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已经成为全能的专家。

  第三,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进入新常态,就意味着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意味着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意味着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意味着创新将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具有专业性、智能性、环境友好性等特点,无疑将成为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注册会计师行业以及特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公众和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服务,属于高端服务业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将直接贡献于服务业的发展,发展好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就是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建设任务

  

  新常态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历史阶段。我们要考虑的是,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注册会计师行业应该如何为国家新常态的引领作出我们的贡献。注册会计师行业要以新常态的论断为指导,统筹深化实施行业发展五大战略,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职业化建设,提升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水平,推进注册会计师专业服务市场建设。在新的一年里,要重点启动以下几大建设工作:

  一是以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互联互通”为目标,加强行业国际化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中国经济正日益融入世界经济。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企业日益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全面深化改革明确要求,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安全高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新常态下,面对对外开放出现的新特点,我们更要努力提高对外投资效率和质量,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开展先进技术合作,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社会环境下,企业“走出去”迫切需要信誉过硬、服务优质的专业服务机构。注册会计师行业就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和服务的重要力量。

  2015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将开展“国际化建设年”主题活动,把我们到目前为止国际化的成果转化为更加普遍的实践。在继续推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出去”的进程中,顺应“互联互通”和“一带一路”的要求,拓展新的国际发展领域;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要以投资咨询为重点领域,进一步发挥注册会计师行业引导战略资源配置的作用;进一步巩固执业标准国际趋同的成果,使之更加落地生根。

  二是以职业精神的塑造为重点,加强行业职业化建设。职业化是包括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内的专家行业发展规律的体现。职业化建设包括五个方面,即职业准入、职业精神、职业技能、职业组织和职业监督。其中,职业精神代表了职业的核心价值所在,是职业化的核心,对其他四个方面的要素建设发挥引领作用。任何一个职业,离开职业精神的塑造和培养,都是难以实现职业化的。

  要塑造职业精神,就要总结历史实践,树立先进典型,形成职业的核心价值观。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来说,注册会计师作为一个职业,以专业的精深和道德的诚信来实现其社会价值。中国注册会计师较早步入职业化的道路,以脱钩改制为标志,这条路已经走了十多年。2009年,中注协在认真总结以往职业道德实践经验和充分研究借鉴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制订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去年,又接受两岸四地会计职业组织的委托,主持起草了《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指南》,并由“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会计师行业交流研讨会”发布。这一系列成果,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精神的塑造,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是以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事务所内部治理。事务所内部治理是一个老问题了。当年,事务所脱钩改制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事务所的内部治理是和企业治理同样重要的问题。2008年,中注协就以推动事务所做大做强为目的,出台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当前,事务所做强做大要取得更大的进展,内部治理问题显得更加突出。随着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推进,在内部治理方面也需要作出新的应对。事务所以“人合”为基础,以执业质量为生命线。加强事务所内部治理,核心在于加强质量控制体系的独立性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突出专业民主,提高决策透明度。所以,在未来一段时期,围绕服务新常态,在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建设方面,还要把内部治理作为一个重要领域深入推进。

  四是以行业发展长效机制建设为目标,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服务市场建设。注册会计师行业说到底,是一个市场,是专业服务的市场。近年来,中注协在推动行业建设方面做了不少事情,包括五大战略,包括监管体系、人才、标准建设,但相对而言,这些工作都是从行业自身层面来开展的。所有这些工作,做得好不好,是不是正确,要看是否有助于注册会计师专业服务市场的形成,市场认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