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12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股秒停是对交易制度的严重扭曲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2014年12月29日,星期一,新股热门股票国信证券登陆中小企业板。从当日交易情况来看,国信证券出现秒停涨板,而累积的买单金额高达11亿元。周二该股再次巨量封涨停,而新上市N葵花、N中矿、N南威等秒停接续。由此笔者观察到,中国股票市场新股上市,秒停已是一个市场常态了,但从证券投资学及三公的市场化原则来看,新股交易制度已演变成一个赌博游戏,其并没有实现市场化形式的市场定价,使得中国新股恶炒现象屡见不鲜。

  对比世界主要资本市场来看,中国A股市场的新股交易制度实际上违背了市场化交易原则,是一个严重扭曲的非市场化交易制度,不仅使得股票定价严重偏离,同时也使得利益炒作成为一个突破口,其累积的风险往往需要非常之长的时间周期来消化,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这是个顽症。

  从现行股票交易制度来看,二级市场的新股与老股停板制度是脱节的,新股上市首日实行停牌制度即44%涨封顶,而老股推行10%的涨跌板。这在世界主要资本市场是一个非市场化制度,也很难见到,恐怕只有中国市场才有,但这种创新的新股定价与上市却累积了极大的问题。

  研究发现,无论新股质地如何,大多数上市首日就是秒停,这要么说明市场发行定价功能失效,要么存在一个利益链条式的推波助澜。

  从中国新股发行预期来看,根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12月25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54家,其中,已过会38家,未过会616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591家,中止审查企业25家。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新三板数据显示,12月底新三板挂牌企业达1600家,同时仍有在审企业500多家,券商已签约的拟挂牌企业达到3700多家。试想未来新股发行与新三板转板等推进,如果交易制度依然采取现行制度,恐怕这种人为制造泡沫的市场仍将大量增加。我们看到,国信证券上市秒停后,一些券商开始预测其未来走势,有的说13涨停,有的说15涨停,而国信证券发行价从市场定价来看,也就是PE22.97倍,即使出现业绩的大幅度增长,但其合理定价也并不会有15个涨停。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交易制度改变为无涨跌与T+0交易制度,那么新股上市首日与老股完全相同,其当天或短期交易经过市场博弈就会形成一个稳定与PE估值相对合理的股价,这对市场而言,可以使市场化交易定价充分体现出来,但目前的情况是新股秒停与申购制度的缺板,使得人为推高或利益炒作形成一个市场恶习。

  观察发现,在香港、美国等成熟资本市场,新股发行与交易均体现了市场化的一个规则,股票发行与上市围绕发行定价在首日往往出现一个小幅度的上涨或下跌,而其未来走势则取决于市场化博弈与经营业绩回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股市场发行环节难以让中小投资者认购到手,同时二级市场交易制度的推波助澜、利益炒作,使得其总体PE水涨船高,许多股票出现较大的估值泡沫。

  新股交易制度在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多变的制度,发行方面不仅体现过资金申购,市值申购,交易制度上也出现过涨跌比幅度的多次变更,就市场化的股票市场而言,目前的新股交易制度更大层面体现出一个风险信号,而这种信号的累积对于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建设而言,在极限风险出现后,将形成巨大的伤害。中国股票市场总体长期低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股交易制度的特权,因此目前取消新股交易制度的特权已是时不我待。研究认为,要体现市场化的交易制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新股与老股放开涨跌板制度,推行T+0交易;二是新股上市首日与老股形成相同的涨跌板。

  从目前资本市场新股利益链来看,令完成所投资的多个新股形成利益输送与利益炒作获利,这是权力资本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近期,上交所上市公司监管一部总监卢文道指出:目前市场盛行的“PE+上市公司”创新投资模式,在让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更加深入融合和互补的同时,也为监管工作带来了新课题,主要可归纳为市场操纵、内幕交易和信息披露三方面问题。

  新股上市是证券市场一个重要补充,而老股退市也应跟上步伐,新陈代谢式的发展是任何一个资本市场的重要体现.新股目前所体现的交易制度缺陷,从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非公平的交易制度,它不仅体现在发行环节,同时首日所体现的一个特权板幅,没有形成同股同权的市场总体对应。

  总体而言,新股交易制度所体现的首日特权与利益链条的炒作,形成了巨大的风险源。扭曲的交易制度,对于股票定价与市场长期发展而言是一个重大伤害,改进新股交易制度时不待。

  (作者简介:肖玉航,资深市场研究人士,财经评论员,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