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泉州市工商联率先打造法治型商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各级工商联要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任务,推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渗透到工商联工作中,为实现两个健康提供法治保障。”全国工商联十一届三次执委会议提出明确要求之后,福建省泉州市工商联率先作为,着力打造“法治型”商会。

  在日前举行的泉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十三届四次执委会上,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表示,泉州市工商联今年将依托各种宣传媒介和载体,加强法治宣传,坚持依法办会,把依法治国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

  记者了解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结束后,泉州市工商联就着手开展法治宣传。例如,联合市公安局建立联系通报协作机制,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通报全市涉企经济犯罪情况,指导企业提高防范经济犯罪的能力。又如,举办“加强质量诚信建设,践行行业社会承诺”主题宣传活动,引导民企和各级商会诚信经营,营造“人人重质量、个个守诚信”的良好氛围。再如,围绕“依法治国与商会建设”主题,举办驻泉异地商会季度联谊会,邀请专家学者就法治商会建设等问题建言献策,提升商会工作水平。

  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进入新的一年,泉州市工商联在打造“法治型”商会方面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泉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蔡文良告诉记者,今年,泉州将做足、做好、做透三篇文章,大力弘扬法治理念,打造“法治型”商会:

  ——倡导乡镇(街道)商会进行社团依法登记,凡新成立的商会必须先到民政部门办理社团登记手续;以前没注册的,以换届为契机推动其登记,并把章程、制度建设和会长人选同样作为头等重要的办会条件。同时,不断完善商事调解机制,加强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合作,指导县、乡(镇)级商会商事调解工作,进一步发展诉讼调解与商会调解相衔接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依法化解各类商事纠纷案件,创造良好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强工商联系统维权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工商联与公安机关联系通报协作机制”,着力打造预防犯罪、警企沟通、警民联系、反映诉求、解决问题的多元化平台。

  ——着力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三方关系协调机制建设,探索设立驻泉异地商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推进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

  ——支持商会开展普法教育,制定自律公约,开展信用评价,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维权等服务。

  与此同时,泉州市工商联还将坚持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作用,深入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学法、懂法、用法、诚信守法,重构信用体系。其中包括:坚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把法治文化作为民营企业先进文化的题中之义,深入实施《促进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行动纲要(2012-2016)》,共同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企业发展全过程的方法和途径;联合相关媒体和机构,面向广大在外泉商子女出版发行《泉州文化教育读本》,在异地泉商子女中进一步加强泉州文化普及和教育等等。

  打造“法治型”商会,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着力改进工作作风是关键。为此,泉州市工商联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机关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计划中。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工作机制,深入基层、企业听取各方意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组织和民营企业家制度。同时,加强督查,建立健全工作进展反馈和督促检查机制,推动“马上就办”和工作问责办法落到实处。(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