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23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去年进口葡萄酒价跌超两成 不到100元买进口红酒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随着春节前酒类消费高峰的到来,不少葡萄酒都开始通过降价跟白酒争抢节日餐桌消费份额。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进口葡萄酒的售价仅相当于去年上半年的一半左右,一些品种花数十元就能买到。

  高档白酒萎靡不振,进口红酒也不再全是“高大上”产品,价格变得越来越亲民。1月21日记者在榕多家超市看到,货架上不少标称“原装进口”的葡萄酒价格差距悬殊:高档的礼盒酒一瓶在1000元以上,远远超过茅台、五粮液等国产名牌白酒的价格;低端的进口葡萄酒有的一瓶只有100元左右,打折完后有些甚至低至数十元一瓶。

  对此,超市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葡萄酒消费进入旺季,为了和白酒争夺春节市场,不少高档进口酒放下身价大搞优惠促销。如今超市里进口葡萄酒品种非常丰富,产品有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等,春节前大多数品牌的进口葡萄酒都参与春节优惠促销。

  “原装进口”的洋酒真的百元左右就能买到?看到超市货架上摆放的低价红酒,不少市民会对它们的真假产生怀疑,原产加上运费,价格怎会如此低廉?记者上网查看发现,除了商超有售低价进口葡萄酒,网店低价葡萄酒品种之多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借春节促销噱头,不少原产于法国、意大利的葡萄酒价格跌至100元以下。

  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红酒经销商说,这当中大多数是低端进口红酒,品质较差但非假酒,但也不排除勾兑的假洋红酒掺杂其中。“低价已经成为现在进口酒的主要卖点了。”榕一名葡萄酒经销商1月20日告诉记者,去年进口葡萄酒价格普跌,一年降价幅度超过两成,尤其是原来售价在150元到300元左右的畅销酒,现在基本上都打七折甚至五折销售。花八九十元尝到法国知名产区的红葡萄酒已不是难事。“有些原价卖四五百元以上的酒,价格一降就是一两百元。现在是春节前酒类消费高峰,降价促销力度则再度加大。”

  业内人士认为,进口葡萄酒价格越来越透明,过去暴利销售模式不再,近几年进口葡萄酒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新西兰、智利、澳大利亚等国的进口葡萄酒关税减免,导致进口量大幅增加,国内葡萄酒整体市场供过于求,价格自然下跌。此外,现在整个酒水市场不景气,各渠道商均在采取低价出货策略,电商平台的价格策略也对进口葡萄酒的价格带来较大冲击。(李永华)

  

  相关链接

  我国进口葡萄酒市场进入洗牌期

  

  已成为全球葡萄酒进口大国的中国,市场开始进入洗牌期,未来1年至3年还将加速“洗牌效应”,奢侈品葡萄酒消费大面积萎缩,性价比高的亲民葡萄酒将呈现出市场份额快速扩张的趋势。

  这是记者从刚刚在南宁结束的中国—东盟进口葡萄酒渠道商沟通会上了解到的。据中国—东盟葡萄酒协会副会长吴建琴介绍,上海海关是我国进口葡萄酒的重要区域,2014年前11个月进口葡萄酒1.1亿升,较前一年同期减少2.6%;价值5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3%;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升46.5元人民币,同比下跌21.2%。“根据我们协会掌握的数据,各地海关进口葡萄酒情况大抵如此。”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全面开展清理“三公”消费的工作,明显对葡萄酒消费产生影响,高端葡萄酒消费大幅萎缩,而价格亲民的葡萄酒市场份额大幅上扬。

  广西进口葡萄酒行业协会副会长张婷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市场上正常包装的葡萄酒,价格超过300元/瓶的销量萎缩一半以上,销量最大的是80元/瓶至180元/瓶的,上千元一瓶的基本无人问津。

  常年研究区域市场建设问题的专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付德申将进口葡萄酒现状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需求性增长与销售增长不成正比;二是进口葡萄酒市场份额扩大,但进口量和进口额双降。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葡萄酒市场在未来1年至3年时间里将加快市场洗牌。随着二三线市场的觉醒,以及电商等平台的崛起,葡萄酒市场“洗牌效应”将日益显现,建设渠道、市场、价格、品牌、服务成为能否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关键。(何丰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