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14省份高速公路ETC即将联网 明年底实现全国互联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原金 报道

  

  日前,交通部发布消息称,今年底,北京、天津、河北等14个省份将实现高速公路ETC(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收费,联网区域内实行“一车一卡一标签”。

  此外,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副巡视员顾霞在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政策研讨会上表示,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将初步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要求,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以“五纵五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达490万公里。

  中投顾问分析师郭凡礼认为,现有的交通体系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尤其是长江经济带中原有的水上运输体系多有滞涩,需要加大工程投入疏通水路,完善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部宣布,到今年底,北京、天津、河北等14个省份将实现高速公路ETC联网。交通部公布的这一消息,也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逐渐形成。

  记者了解到,2010年,京津冀率先实现ETC联网,2012年8月,长三角5省1市实现联网。2013年,京津冀在联网的基础上,与山东和山西实现了5省份联网。目前,华东、华北在各自区域内已经实现了内部联网,但这些区域相互之间并不联网。

  不过,到今年底,这一现象将会改变,14个省份实现联网,而到2015年底,基本实现与全国其他省份ETC联网。

  ETC实现全国联网,自然也有助于城市发展,世界银行中国局首席交通专家任斌认为,今后,城市群应朝着多种交通方式相融合的方向发展,建立多层次交通体系助推城市群发展。

  

  链接:

  解读ETC

  ETC,即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指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通过车载设备实现车辆识别、信息写入(入口)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帐户上扣除相应资金(出口),是国际上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

  ETC =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即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安装感应卡并预存费用,通过收费点时便不用人工缴费,也无须停车,只需放慢速度即可,通行费将从卡中自动扣除。这种收费系统每车收费耗时不到两秒,其收费通道的通行能力是人工收费通道的5到10倍。电子不停车收费在高速公路收费、路桥(隧道)收费、车场管理收费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通过车载设备实现车辆识别、信息写入(入口)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帐户上扣除相应资金(出口),是国际上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不一种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车主只要在车窗上安装感应卡并预存费用,通过收费站时便不用人工缴费,也无须停车,高速费将从卡中自动扣除。

  这种收费系统每车收费耗时不到两秒,其收费通道的通行能力是人工收费通道的5到10倍。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收费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服务功能之一,过往车辆通过道口时无须停车,即能够实现自动收费。它特别适于在高速公路或交通繁忙的桥隧环境下使用。近几年中国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研究和实施取得了一定进展。

  和传统的人工收费系统不同,ETC技术是以IC作为数据载体,通过无线数据交换方式实现收费计算机与IC卡的远程数据存取功能。计算机可以读取IC卡中存放的有关车辆的固有信息(如车辆类别、车主、车牌号等)、道路运行信息、征费状态信息。按照既定的收费标准,通过计算,从IC卡中扣除本次道路使用通行费。当然,ETC也需要对车辆进行自动检测和自动车辆分类。ETC系统由后台系统、车道控制器、RSU和OBU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