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芳
近期,作为国内最大的综合金融集团,中国平安旗下互联网众筹产品——“平安好戏”娱乐文化整合营销平台正式面向公众推出,其首个项目便是电影《匆匆那年》,平安银行特为此设计了一份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
据消息人士透露,平安意在借助大电影大娱乐,协同开发娱乐金融产品,获取年轻用户。这其中最明显的信号,是平安近期与电影《匆匆那年》的频繁互动。除了积极借势宣传,中国平安还结合《匆匆那年》的青春定位,整合旗下口袋银行、财富宝、壹钱包、信用卡、平安人寿E服务、好车主、平安易贷、不动产、证券、一账通、万里通等业务,推出“青春收获季”大型主题营销活动。
其中,借“10元看电影”一战成名,又因私人订制平安夜电影专场深入人心的平安信用卡,更是押宝《匆匆那年》和姜文新戏《一步之遥》进行造势,通过明星见面会,IMAX首映包场等推广活动将电影营销推向高潮。
借电影造势
打造卡友专属节日
事实上,在金融行业的娱乐营销战场上,平安信用卡沿袭集团的娱乐基因,一直走在前头。
据了解,平安集团去年《私人订制》整合营销获得市场广泛肯定,旗下的平安信用卡亦在去年通过“2013私人订制平安夜 祝福成真”品牌活动,初尝胜果——去年平安夜,平安信用卡凭借独特的营销创意和绝佳的客户体验,不仅成功吸引近200万人次参与、2100万社交媒体转发,还斩获2014年大中华区艾菲(EFFIE)实效营销奖金奖,成为近年来首个获得该奖项的信用卡品牌。
众所周知,平安信用卡每年都致力于打造卡友专属的平安夜。为了让今年的平安夜更值得期待,平安银行信用卡通过洞察消费者,将延续去年平安夜的温暖路线,为当下正在感怀过去,思念旧友的消费者发起“青春不散场,相聚平安夜”主题活动,提出“老友重聚,平安买单”的情感诉求。
平安信用卡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安信用卡此次特别选择了年轻人最喜欢用的微信平台,并迎合《匆匆那年》在2014年年底唤起的怀旧情怀,发起“呼唤重聚”的活动。上述负责人透露,12月5日开始,消费者只需通过平安信用卡官方微信,上传与老朋友的合照,并分享至朋友圈,呼唤“老友重聚”,不仅可以在12月期间获得和老友在KTV、餐厅及电影院重聚的机会,还有能通过呼朋唤友赢得百万“万里通”积分,通过“万里通”积分平台兑换更多“重聚好礼”。而在“平安夜盛典”现场,幸运的持卡人还能与好友实现重聚。
引领金融行业
娱乐营销牌技出众
平安信用卡作为金融行业中一个尝试者,让消费者在满足娱乐需求的同时,感受到平安信用卡不断尝试与消费者建立情感沟通的营销模式;与此同时,通过与电影的合作,平安信用卡也借助这一广阔的营销平台,扩充了8090用户群体,借助“青春营销”实现了自身的利益诉求,成为金融行业跨界营销的引领者。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娱乐营销日益受到各大企业青睐,而在众多的娱乐营销手段中,电影营销凭借其情感、互动、体验等情感层面沟通的特性,在今年的运用达到巅峰,成为企业玩转娱乐营销的新宠儿。今年的贺岁档,几乎每一个大的电商平台都卷入了电影票房与用户的争夺之中,猫眼、淘宝、百度、新浪微博等等都卷入了。
据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选择和娱乐元素相结合,一是依托平安集团在娱乐营销上已取得的成绩,如日前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入股国内影视龙头华谊兄弟,为旗下公司及金融产品带来文娱营销平台;二是平安银行在全国拥有超过1300万持卡用户,其中35岁以下的用户占到近60%,信用卡作为“年轻态”产品,极易与娱乐紧密联系。“未来,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会在集团的引领下,继续开展对接娱乐平台、娱乐事件的营销。”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