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06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遂宁拓宽外向型经济快车道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梁界波 张小星 张琳琪

  

  据经济日报消息,今年9月,遂宁伊连特电子有限公司、四川佐鲁银华纺织有限公司、遂宁普思电子有限公司、志超科技(遂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入选2014年四川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百强企业;遂宁普思电子有限公司、志超科技(遂宁)有限公司、遂宁伊连特电子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2014年四川省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数百强企业。

  近年来,遂宁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特别是加强与台湾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近一年多来,东盟客商纷纷抢滩遂宁,规模空前,遂宁正在成为我省南向开放的桥头堡,并与东盟9国签订“东盟·中国西部桥头堡”建设框架协议。外贸、外资及外经运行迎难而上,创新突破成效显著,形成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新格局和新亮点,遂宁外向型经济正驶入良性发展快车道。

  新兴产业成为增长亮点

  “遂宁造”产品多国畅销

  近年来,遂宁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工作,外向型经济发展趋势凸显。目前全市进出口获权企业达262家,其中实绩企业64家,在产品销往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同时,不断扩大在欧美市场上的份额。“遂宁造”产品已出口到155个国家和地区。

  “在做大做强传统优势出口企业的同时,遂宁还积极引进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遂宁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积极引进电子产业和加工贸易等新兴产业,目前,新兴产业占进出口比重已经超过了传统产业,成为了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优化外贸结构也促使遂宁出口产品逐渐走向高端。统计资料显示,该市产品出口从东亚、东南亚等地,逐渐走向欧美等发达国家,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占有额,其中一季度进出口欧洲额同比增长252%,进出口美国额同比增长582%。

  为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今年遂宁将引进电子品牌商2户,电子配套企业3户以上,到2016年,引进电子配套企业达到200家,终端产品生产企业5家,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业务收入实现170亿元,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达到4亿元,同时还将积极引进机电终端和配套企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加大外贸扶持力度

  搭建外向发展广阔平台

  为提高遂宁外贸便利化水平,优化外贸结构,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今年3月,该市制定出台了《遂宁促进外贸增长工作推进方案》。方案明确提出要积极建设通关物流平台,促进贸易便利化,将加快保税区申建工作,积极打造建设“虚拟口岸”,打造公铁联运网络。同时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效益,加快平台建设和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近日,经成都海关批准,四川瑞科达物流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税仓库获得批复,这标志着遂宁拥有了自己的公用型保税仓库。目前,物流港正加紧申建综合保税区,并依托成都双流机场、重庆寸滩港探索建设虚拟空港和水港,延伸口岸功能,将物流港真正打造成区域型的国际物流平台。

  “遂宁海关的开关将对我市扩大对外贸易份额和招商引资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遂宁海关开关让本地企业可以进行就地申报、就地通关,有利于降低本土企业成本增强竞争力,该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也有了直通世界的“黄金通道”,而申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仓库获得批复,又为遂宁外向经济发展搭建起广阔平台,这些都将有效加速该市外向型经济发展。

  打造南向开放“桥头堡”

  开启外向型产业园区序幕

  11月初,通过专家评审,国开区成为全省10个重点培育外向型产业园之一。

  记者了解到,省级重点培育外向型产业园是省委、省政府深化开放合作,突出外向型经济发展示范作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遂宁多措并举,倾力打造软硬环境,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把建设外向型产业园区、基地作为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抓手,遂宁国开区经过重点培育,已经发展成为整体进出口规模大、市场开拓能力强、外向型产业基础雄厚的外向型产业园区。而打造外向型产业园区,通过集中组织项目专题招商活动,有针对性地招引大中型企业入园,将有效助推该市外向型产业再上新台阶。

  9月中旬,中国遂宁·东盟国际产业园中的中马工业园物流港破土动工,这是该市与东盟深度合作的又一落地成果。该项目由马来西亚隆基马中集团与物流港共同打造,面向全球招商,重点引进清真食品、香蕉、棕榈油和电子IT、汽车零部件生产等东盟优势产业,着力建成“南向开放”的桥头堡。随着一大批高新产业、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