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海滨 文并摄影
最近去泰国采风,正好赶上了泰国人一年一度的水灯节,十分幸运和开心。水灯节是泰国节日中最迷人同时也是最美丽的节日,一般在泰历12月的月圆之日举行,通常是在阳历11月的秋天。司仪把香棒,硬币,蜡烛,萎叶和鲜花放在莲花形的托叶上或者叫水灯上。然后点燃蜡烛和香,把水灯放到水边,留下投放者望着它,希望它的烛光点亮着随水远行。点燃的香和烛,漂放在水上祭河神,人们通过漂放水灯,希冀未来更美好。
原本我并不知道泰国水灯节的具体时间和多么重要的节日,只以为是泰国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节日。后来在从曼谷到清迈的飞机上,从当地的报纸上才知道和了解了泰国的水灯节。当我到了清迈后的第一个晚上,就看到满街的水灯、漫天的孔明灯才感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节日,从当地朋友介绍中才知道这算是泰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重要性不亚于国内的春节。轰轰烈烈的水灯节,满街都在放焰火、放鞭炮、放水灯和孔明灯,泰国的每一个人都在沉浸在节日的浓浓氛围中。当然,凡是来泰国的游客们也可以买到事先做好的水灯,一起参加庆祝。各处有河的水面上千万朵闪烁的火花上上下下,代表了人民的希望和梦想。这个节日适合一家共享,实在享受天伦之乐全家欢的大好时机。
我入住宾馆的第一个晚上宾馆也为各个住客准备了孔明灯,很多游客都在这里和工作人员一起放灯。当然我还是想更进上步地了解当地人是如何过节的,望着天空孔明灯最明亮的地方溜达过去,穿过几个胡同,我看到当地人在准备过节的吃食,孩子们在外面放着炮,是那种小鞭,让我想起童年的春节。在一个寺庙的空场上不少当地人都在放孔明灯,许多游客围着看热闹。
在水灯节第二天的朋友宴请中,朋友与我又过了一个完整的传统的水灯节,宴会安排在郊外一个沿河而建的会所里,这里到处都是鲜花绿植,会所的建筑是标准的泰式建筑,沿河的露天会所里还有一个小的舞台,我们的宴会就在这里举行。宴会上当地的艺人用当地的乐器演出了当地过节时演奏的曲子,还有一些舞蹈表演,最特别的当地的一群小伙子用舞蹈的方式表演的鼓舞非常有趣,他们用手、头部、肘部,甚至脚去敲打鼓,像舞蹈,也象祭祀,或许两者都有吧!宴请的高潮有一少女手捧水灯乘船从河的对面踏歌而来,岸边也有一少女接过水灯双手捧起,走向舞台,展示给每一位来宾,最后还是把它放到河中。宴会最后组织者也为来宾准备了水灯,我们自己点燃水灯,依次将他们放到河中,并许下美好祝愿,同时我们在这里也放飞一些孔明灯,依照习惯已经不是放孔明灯的日子,但大家还是把它当作一种游戏来体验吧!
用完餐后,我们又来到位于清迈的护城河当地水灯节的演出地点,我只见河面上已经飘满了各种水灯,河面上闪亮着一片烛光,荡着水波,不仅辉映着人们幸福的倩影,也载满了人们的无限的祈愿与祝福。
当演出开始,表演的队伍从市中心一路游到河畔,来自清迈各个院校和单位的代表走在前面,他们都身穿各种民族礼服,头戴精致的饰品,手里拿着鲜花和彩旗,步履缓缓,面带笑容。而坐在花车上的都是人们挑选出来的泰国最上镜的女生和男生,他们也穿上了泰国传统的民族服饰,盛装打扮之间,还随着音乐边走边舞,吸引了来自路边的无数人们的眼光。一路上还伴着天空中燃放的五光十色的烟火,灿烂而绚丽,让我们不断地沉浸在一种朦胧而沉醉的状态中。朋友对我介绍说,泰国的水灯分两种,一种是用鱼料做的,看起来是五颜六色,还做成莲花的形状,但是放到水里它可以很快地融化,即成为鱼的诱饵,也不失为一种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方式。当然,用芭蕉叶和鲜花做的水灯就更漂亮了,为此,清迈皇家大学的老师还专门找来了一群泰国学生给我们指导做水灯。因此我们每个人手上都拿有自己亲手做的花灯,在漂亮的兰花和嫩绿的芭蕉叶包围之下,还点缀上了蜡烛和香。朋友说,在放水灯之前,我们不仅要许愿,最好还要往里面放上自己的一两根头发,或是一两枚硬币,这样愿望才会灵验。另外,放水灯还有另一种意思就是我们要向水神答谢1年来赐予我们丰富的水资源,并对扔进河里的残碎物表示悔过,希望能赦免罪过,过上幸福的生活。看着我们彼此都很认真并且很虔诚地许愿,然后放下水灯,泰国朋友都笑了,并且祝愿我们许的愿望一定能够尽快实现。
在水灯节的活动中,除了水灯以外,燃放孔明灯也是水灯节的庆祝仪式之一。孔明灯也称为许愿灯,是用纸和竹片做成的白色的灯笼。要放孔明灯还真不容易,我们都得小心翼翼的,在点燃了火以后,还要等整个灯里面布满了氢气,再顺着风让它飞上天去。当然大家也都相信孔明灯会把一年的晦气带走,然后实现自己许的愿望。这时,也有泰国朋友开玩笑地对我们说,有机会要多放几个许愿灯,这样就可以收获到一份美好的爱情。笔者认为,水灯节是一个有趣而浪漫的节日。它让我们领略到清迈这个神奇的城市带给我们的惊喜和浓厚的异域情怀。漫天的孔明灯,大小江河的点点灯光,还有这里淳朴的人们,美丽的清迈女孩,在夜晚里显得更加是熠熠精彩。
水灯节既是一个泰国保留得最好的传统节日, 也是泰国民间最美丽迷人、最热闹且多含神话的一个节日,它充分体现了泰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水之间的紧密相连。在雨季过后的这一时期,正是河水高涨,气温凉爽,月明星稀的美好季节,是放水灯的最好的日子。水灯节除了放水灯、放孔明灯以外,还是泰国人的情人节。看着顺水而下的点点河灯,在月光的照耀下,青年男女情意绵绵,女的祈祷着能得如意郎君,男的则期望获得秀慧伴侣,过着康宁幸福生活。
据泰国史书记载传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又含有很多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比较有根据的水灯节传说,始于八百多年前的泰国第 一个王朝-素可泰王朝。关于素可泰与水灯节的关系,当地流传着几个美妙的传说。
传说一:感恩水神
传说当年甘烹国王掌管暹罗第一王朝素可泰时,觉得年年风调雨顺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总觉得必须大事庆祝一番,才能一表内心对水神的谢意。相传是一位名叫美孔卡的女水神,为了民生,慷慨馈赠水资源。受到惠泽的当地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开展纪念活动,以表达对女神的感恩之情。于是以中南半岛上最古老的婆罗门形式,制造一个酷似荷花的水灯,并在水灯内插了焚香、蜡烛,还加一些米饭,撒一点米酒、钱币,然后放到河面上去,供奉水神。国王非常赞同,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水灯节。那时,每年泰历十二月十五日月圆时节,居民都聚集于首都庆祝「灯节」,观看国王为大家点燃第一盏水灯下水礼的盛况。而国王必循例龙舟游河,王后及妃嫔亦随圣驾游幸,其时臣民嬉 水于河中,随后在国王的主持下,全城大放烟花,彻夜欢腾。
传说二:王妃感恩
相传皇朝中有位名为诺帕玛丝的贵妃,长得非常秀丽,心灵手巧,极富艺术天才,只是体弱多病,心里很是苦恼。有一天她正在菩提树下为自己的身体发愁,忽然佛祖释 迦牟尼飘然而至。诺帕玛丝连忙跪拜佛祖,请求佛祖帮助她驱除病魔。佛祖告诉她,在佛历十二月的月圆之夜,将自己剪下来的碎指甲和头发,放在一个莲花形的灯座里,点上蜡烛,放到河里,就可以驱除病魔。到了这年的十二月的一个月圆之夜,诺帕玛丝按着佛祖队话做了,结果她的身体真的康复了。此后,诺帕玛为了感谢佛组的恩赐,就在每年的十二月十五日夜里,她别出心裁地用芭蕉叶制作一种莲花形的灯船,上面以水果雕成的花鸟图案装饰,并插上蜡烛,点着香烛,放在水里,使其随风飘荡,以此方式来表达对佛祖释迦牟尼和河神的感谢之情。后来,诺帕玛丝的举动让国王见了大喜,就下令以此水灯作为范例,每年十二月十五日为水灯节,来祈求佛祖保佑五谷丰登,诸事如意。据史料记载, 每年的十二月十五日夜里的良辰吉日来到时,国王将王妃们制作成莲花状的水灯,点上蜡烛,放到河里,作为表达对佛陀、河神祭拜及谢恩的一种隆重仪式。从此,每逢水灯节,各式水灯的制作,便蔚然成风,水灯的形状式样愈来愈多采,制作技术也 更加精巧娴熟。
传说三:得道成佛
还有个传说说是在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行时,有位少女给他送来一金盘食物。当时释迎牟尼暗中许了个愿:如能得道成佛,把金盘放到河里就漂浮在水面上。他接过金盘放到河面上,果然四平八稳地浮着。不久释迎牟尼就成了佛祖。
传说四:怀念母亲
另一个传说更为离奇。传说在远古时,一对白乌鸦在河边树上筑巢,生下五个蛋。忽然有一天风暴袭来,鸦巢被吹落到河里。白乌鸦淹死了,五个鸦蛋却被河水 冲走。后来这五个鸦蛋被孵化成人,他们立志要找到母亲。当他们的母亲白乌鸦在天上得知此事后,就化作原形,飞到人间,告诉她的孩子们在每年十二月的月圆的夜里,把香烛插在形如雀巢的盘中,浮在河上来表示对母亲的怀念。
这些传说的可靠性已难查考,不管是出于什么缘由,但无可辩驳的事实是水灯节的风俗已成为泰国富有传统韵味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民族节日。
放水灯的含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扩展,譬如农民放水灯是感谢河神给予他们充沛的水源,灌溉庄稼,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青年男女放水灯是希望自己能找到如意伴侣;佛教徒则祈求灾祸随水飘去,幸福随波而来。最近几年,水灯品种又在不断发展和增多,有豪华型的水灯、有加上纸板做造型的,还将水灯染上鲜艳的颜色,放置鲜花,有的甚至还编成小船的模样。小巧的水灯只有巴掌大;而大的侧需两人抬。据说曼谷、清迈、素可泰及大城等各府县,都纷纷推出多姿多彩的“水灯节”游览项目,水灯节欢乐的气氛也就洋溢处处。每年的水灯节,街上挂满五颜六色的水灯,仿佛绚丽的莲花朵朵盛开,非常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