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中捷
不同于企业一般的绩效评估,精益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而是管理者和员工就工作目标与如何高效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对于烟草商业企业来说,盲目引入高科技软件,并在事后利用软件进行绩效评估并不是有效的绩效管理方法。为促使绩效考核形成良性循环,企业应加强顶层设计,从一开始便有计划地开展绩效管理,注重工作结果的同时不偏废对工作过程的考察,不断创新考核办法,这才是精益绩效管理要实现的目标。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可以实现对绩效的精益管理。
重视过程考核
绩效考核不仅仅是对一个时期工作成果的评判,更应贯穿于企业各项工作中,贯穿于企业长期建设和发展的始终。加强对工作流程中各个环节和步骤的控制,保证企业实现既定战略和发展目标,才是绩效考核的初衷。
按照新的考核理念,烟草行业应大胆创新,变静态考核体系为动态考核体系,坚持考核内容始终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任务和全年计划目标进行,确保考核目标紧贴工作实际。
为突出过程管理的理念,应适度降低年终考核的比重,提高全年各个时间段的考核频率和比重。以月度和季度为考核时间单位,实现每月对机关各处室和员工考核,实现每季度对县级局的综合考核。通过考核频率的提升将全年考核目标分解至各时间段,从而有效地控制过程,及时纠正偏差,以过程管控保证全年目标的顺利实现。
引入系数概念
坚持公平正义是实现过程有效管理的基本前提,是构建企业内部和谐稳定的必要因素。绩效考核关乎各单位、部门和员工的实际利益,体现着组织和个人价值存在的大小,因而应将公平正义贯穿于考评始终,让考核流程得到广泛支持和认可。
在一般的绩效考评制度中,烟草企业各部门均执行统一的衡量标准,表面上看是一视同仁,实际上却不利于效率的提升。比如,商业企业各部门所配备的员工人数不同,工作具体分工不同,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很难做到统一。各县级局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有别、人口数量不一、消费结构不同,这也决定了对营销任务、开展品牌培育工作等多方面的考核不能一刀切。针对公平性问题,烟草行业应积极探索引入绩效考核系数概念,制定一套以统一参考系为基本衡量标准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例如,在加分分值上,设定职工人数最少的县级局的比例系数为1,其他县级局职工人数与其反比得出对应的比例系数;在考核专卖案件上,以各单位平均每箱卷烟所发生的案件数值为参考系,各单位依据每箱卷烟案件数值与最高单位的比值确定专卖监督力度指数。
推动素质提升
烟草企业在创新绩效考核内容时,既要重视业绩的提高,也要注重员工素质的提升,并将素质提升考核纳入整体考核体系中,打造业绩与素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一是鼓励员工在职深造,提高学历水平。在考核中,以员工总人数为基数,对研究生、本科和专科学历人数所占比重依次进行统计核算,鼓励员工积极深造,提高自身素质。二是鼓励员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突出职业技能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三是鼓励员工进行科技创新。对每年度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分别予以分值不等的加分鼓励,并申请适当物质奖励,同时,对每年评选的科技创新项目也予以考评加分,激发员工不断创新的热情。四是鼓励员工积极争取各种荣誉。对主动参与各级单位组织的文体活动并获得奖项的员工,根据参与活动的难易程度和参与度,分别予以分值不等的加分鼓励。
持续完善机制
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要经历“从修改到完善再到修改”的循环上升过程。企业应从宏观上权衡考核体系的利与弊,从内容上完善考核方法的优与劣,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不断完善考评机制,促进考核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管理层应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企业先进的绩效管理结构和模式,探索由垂直化考核结构逐步过渡到扁平化考核结构,由二级考核转变为三级考核模式,将考核权力持续下放,让基层科室和员工的话语权和评价权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让绩效考核更接地气、更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