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9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设备泄漏的预防与治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蒋坛军(资深管理顾问)

  

  当初,笔者在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做设备管理咨询的时候,客户问到如何整治泄漏这个问题;后来在与中石化的一位设备管理人员交流时,也谈到这个问题;加上台湾高雄的爆炸(2014年7月31日晚,高雄市前镇区多条街道陆续发生可燃气体外泄,并引发多次大爆炸,数条街道被波及),触发了我想写一下这篇短文。

  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设备密集型企业中,设备(设施)泄漏是一种通病。

  设备泄漏的危害小者污染设备本体及其周边;中者导致设备故障停机损失、或影响产品品质、能耗损失等;大者导致中毒、爆炸、放射物扩散、环境大面积污染、设备报废等。因此,设备泄漏的治理与预防,在设备密集型企业(例如石油、化工等行业),是一个需要系统地予以解决的课题。

  泄漏分类

  对于现存设备的泄漏介质类别,企业责任人员必须要了然于胸。设备泄漏的介质常见的有液(例如润滑油、硫酸)、气(例如蒸汽)、粉尘、固体等。

  同时,对于泄漏的严重程度,必要时也需分类。以渗油为例:对于固定连接的部位,每半小时滴一滴油者为渗油;对活动连接的部位,每5分钟滴一滴油者为渗油;滴油:每2~3分钟滴一滴油者为滴油;流油:每1分钟滴五滴以上者为流油。

  又例如:对于管道泄漏,可分为小漏(砂眼)、中漏、大漏。小漏即泄漏量低于正常输送量的3%;中漏即泄漏量在正常输送量的3%—10%之间;大漏即泄漏量则大于正常输送量的10%。

  确定探测手段

  针对不同泄漏类型,确定对应的探测手段。对于外部特征比较明显且对人无毒无害的泄漏,可以靠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但人的责任心往往不可控;而且有些危险物质的泄漏,是无法单靠人去进行探测的。

  应善于利用原有控制仪表参数,例如流量、温度、压力发生波动等异常现象,来判定泄漏的可能性。

  必要时,应准备恰当的泄漏探测手段或仪器:在介质中加入易测物质(例如臭味剂),一旦泄漏便可察觉;红外热像仪(感应泄漏物质的温度而形成图像);超声波(可探测人耳无法探测的微弱泄漏声);光纤检测法(通过感应温度);负压波检测法(通过感应压力);次声波检测法(通过感应振动产生的次声波);依据泄漏介质特性专门设计的报警装置(例如瓦斯报警器);专门的泄漏监视软件系统等等。

  选择泄漏探测手段或仪器时,要考虑诸多因素,但以灵敏度、响应速度、经济性最为重要。灵敏度偏低,则易产生漏检;灵敏度过高,则易产生成本浪费;响应速度快,则精度可能降低;响应速度慢,精度可能提高了但却可能会失去最佳的救急时机。

  识别潜在的、现存的泄漏

  在设备采购、安装、使用过程中,应体现预防设备泄漏的思想。依据设备技术图纸、设备使用环境、以往同类设备泄漏规律等,可采用FMEA(潜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来判定设备泄漏潜在的部位与环节、泄漏风险等级。

  在识别潜在泄漏点的时候,应当特别要注意“意外强制泄漏”,例如:埋在地下的管道,被城建施工的挖土机损坏而导致气体或液体泄漏(然后可能酿成大祸)。

  对于已经泄漏的设备部位或环节,可安排人员采用目视、或者借助适当的仪器、监测系统进行排查。

  应将潜在的、现存的泄漏点或环节逐一登记下来。登记的方式可采用一览表、分布图等。适当时,应予以拍照或者录下视频,以便将来对比整改效果。

  泄漏的原因

  造成泄漏的原因较为复杂,但将其归类后主要有:设计缺陷(例如:未充分考虑地基承受能力,时间稍久后地基下沉,导致石油储罐底部裂开而泄漏;未选择合适的耐温耐压材料,导致管道破裂而泄漏);未正确安装与保养(例如:安装时密封不到位;阀门阀芯损坏后未及时更换);强制意外泄漏(例如:人为失误导致设备误动作或损坏而泄漏等)。

  应分析出造成泄漏,尤其是严重泄漏的根本原因,否则,整改将会陷入治标不治本的窘境。

  泄漏的应急措施

  对于会造成火灾、有毒物质扩散、爆炸、辐射、严重污染环境的泄漏,一般应及时采取下列措施:停止生产;关闭相关阀门或开关;疏散人员;通知相应专业部门(例如消防队);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具(例如防毒面具);采取措施减弱泄漏的危害程度(例如在易燃易爆品泄漏后,严禁动火),等等。

  对于泄漏的介质(例如原有、放射物),应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恰当处理,以免导致次生危害。

  整改

  应朝着“零泄漏”的目标对潜在的、现存的泄漏之处进行及时整改。

  在资源和精力有限时,应对已存泄漏、潜在泄漏的严重程度予以分级(见上文“泄漏分类”部分),以区分整改的优先次序。

  一些设备管理实践者已总结出预防与整改泄漏的方法,现借花献佛:勤、找、提醒、改、换、缠、回、配、引、垫、焊。

  勤:勤查、勤问、勤治

  找:仔细寻找漏油部位和原因;

  提醒:对容易误操作的管道、阀门、开关、按钮作出明显的标识,以提醒操作者;

  改:更改不合理的结构和装置;

  换:及时更换失效的密封件;

  缠:在管路接头处缠密封带、密封线等;

  回:增加或者扩大回油(液)孔,使回路畅通不外溢;

  配:对密封圈及槽沟结合面做到正确选配;

  引:在外溢、外漏处加装引油(液)管、断油(液)槽、挡油(液)板等;

  垫:在结合面加专用纸垫或涂密封胶;

  焊:焊补泄漏孔眼。

  应急响应演习

  对于后果严重的潜在泄漏,应策划演习方案并实施演习。演习方案可包括:地理范围、设备、泄漏类型及等级、人员、逃生路径、救急措施、通报渠道与方式、演习日期与时间等。

  对于演习的结果,应进行严格评价并进行纠偏,以确保泄漏事故万一发生时,能最大化减少或减轻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

  结束语

  7月31日晚间至8月1日凌晨,我国台湾高雄发生了可燃气体泄漏而导致连环爆炸事故,后果是26人死亡,2人失踪,269人受伤,2.3万多户居民停气,1.2万多户断电,足见对于一些行业,泄漏的预防与治理,是万万不可以掉以轻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