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9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重庆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九届年会召开

  娄红淑 张先元 重庆报道

  

  9月21日,以“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为主题的重庆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九届年会召开。会上,重庆市长黄奇帆表示,重庆将围绕大数据处理与内陆开放、产业升级等领域,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探索。预计到2020年,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将达万亿级。

  黄奇帆说,经过几年努力,重庆在信息化领域取得新进展。过去五年,重庆围绕产业垂直整合和集群发展,推动“整机+零部件”、“研发+生产”、“营销+结算”等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形成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智能产品体系。“今年能够形成约5000亿元人民币产值,这为重庆‘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产业和产品支撑。”

  黄奇帆称,为顺应“智慧城市”和大数据时代的潮流,重庆还布局了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物联网、机器人、石墨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未来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又将形成5000亿级规模的增量,成为重庆工业新支柱。”黄奇帆表示,预计到2020年,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将达到万亿级,为“智慧城市”各种数据信息广泛互联提供有力支撑。

  会上,来自全球32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总裁或副总裁从各自的角度与领域出发,就“在大数据时代和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中进一步提升重庆的国际竞争力”、“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等专题进行研讨,分享各自参与建设的经验,为重庆智慧城市发展提出建议。

  明年9月,顾问们将再聚重庆,共论“两带一路”战略与重庆开放发展。

  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年会自2006年以来,到今天已成功举办了9届,是重庆市与世界500强企业友好交往的高端平台,是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名片。本届年会上,三十多位顾问们聚焦“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主题,就重庆整个大数据应用和智慧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框架性建议,大数据应用和智慧城市发展的具体领域,政府如何推进管理等三个方面,发表了真知灼见,内容涉及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医疗,如何避免垃圾信息侵扰,保护个人隐私等。

  顾问团年会连续举办九年来,对重庆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闭幕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方面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咨询、建议、意见;另一方面,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以他们的影响力把重庆推荐给世界,帮助重庆在国际上更具影响力。黄奇帆说,三十多位顾问都是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董事长、总裁或CEO,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有丰富的大企业集团管理经验,还有宏观的全球视野,所提的意见、建议、思路,不是“纸上谈兵”,很具备宏观性和可操作性。

  黄奇帆还称,近十年来,重庆引进外资近500亿美元。仅30多顾问所在集团的投资量,就占到50%以上。同时,近年重庆的进出口由原来的几十亿美元,上升到去年的近700亿美元,今年,预计可达900多亿美元,其中60%与这些集团相关。可以看出,顾问们背靠的集团,对重庆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按照惯例,每年的年会闭幕式上,会公布下一届年会的主题。发布会上,黄奇帆透露,经顾问们一致同意,明年主题定为:“‘两带一路’战略与重庆开放发展”。“两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黄奇帆称,大家之所以一致同意这个主题,一是因为这是重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两带一路”战略的具体行动。其次,重庆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既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大陆桥、渝新欧的一个起点,又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一个枢纽点,也是到云南、缅甸、印度洋、波斯湾的一个起点。所以重庆应该是“两带一路”的一个节点,一个支点,一个支撑点。

  另外,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重庆已经形成了水、陆、空三个枢纽,形成了港口、铁路和机场三个一类口岸,也形成了寸滩保税区、两路保税区、西永保税区三个保税区,三个“三合一”。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让这些开放平台更好地为“两带一路”的发展做贡献,同时也让“两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更好地带动重庆三个“三合一”开放基地的发展,使重庆的开放高地建设更上一个台阶,值得探讨。

  “所以我们明年这个题目很有味道。”黄奇帆说。

  

  链接

  重庆将重点发展五大新型服务贸易

  9月22日,重庆市长黄奇帆在第六届国际服务贸易(重庆)高峰会高峰论坛作主旨演讲时说,随着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不断深入,重庆开放的重点将逐渐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特别是新兴的服务贸易,并着力从五个路径来加以推进。

  黄奇帆说,这些年,重庆的开放首先带动的是制造业的开放,每年引进的上百亿美元外资,有50%左右投在工业。今后,在继续推进工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重庆将重点发展五大新型服务贸易,进而带动其他服务业及关联产业加快发展:

  一是围绕加工贸易产业链中生产性服务业,开展研发、物流、金融等服务贸易。目前重庆加工贸易有5000亿元的规模,与之相应的服务贸易也会有上千亿的规模。二是围绕水陆空开放口岸功能,发展枢纽物流、口岸物流、保税物流,以及贸易批发、金融结算、中介服务等服务贸易。这些服务贸易不仅为重庆服务,而且辐射周边,有巨大市场空间。三是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重庆是国内唯一跨境电子商务全业务试点城市,将带动我市引进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进出口供应商、跨境零售网商、跨境物流、支付结算、数据处理等整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推动重庆成为全国重要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四是利用保税区平台创新保税贸易方式。包括保税租赁、保税维修、委内加工、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保税区内离岸贸易等。五是发展金融类服务贸易。主要包括离岸金融结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国外市场融资业务等。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抓服务、优环境、建机制、保要素、促招商,为更好推进新型服务贸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