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里,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社会改革全面展开,商会的生存空间也在发生改变。记者了解到,由于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商会本身又是非营利性的服务机构,许多商会往往在成立的一两年后偃旗息鼓。生命力不强,缺乏持续发展能力,是商会发展值得关注的痛点话题。
从成立至今,青岛市浙商联合会已经走过了4年多的时间。理事成员398个,会员单位超过600家,青岛市浙商联合会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其生命力的旺盛程度却没有丝毫的衰减。青岛市浙商联合会会长上官光锡表示,浙商联合会能够一直保持生命力,除了致力于为会员单位提供服务,加强他们的认同感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跨界思维的运用。目前,许多商会成立时往往影响力巨大,但一两年后就没了动静。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是“后商会阶段”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一直在进行模式探索,以确保商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商会的生命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增强会员单位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上官光锡表示,浙商联合会推行“以商养商”的策略,通过打造会员服务平台,为会员单位提供商业、信息、融资、资金、法律援助等服务,以此增加内部的凝聚力。一定要抱着奉献的观念为会员服务,他们才会将这里当成家。等这些会员单位发展起来,他们也愿意来建设商会。这种反哺情结,是“以商养商”的重要体现。
此外,在当前全球资源共享化的背景下,仅仅是抱团发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节奏。上官光锡表示,浙商联合会大力推行跨界整合的模式,通过成立“非浙商跨界战略联盟”来吸引各行各业的非浙商单位加入进来。目前,非浙商跨界战略联盟已有近40家成员,其涵盖了制造、科研、服务等多个领域。上官光锡告诉记者,非浙商跨界战略联盟的推行,打破了过去商会单一行业、单一个体、单一区域的合作限制。这种积极寻找跨区域、跨界合作的新模式不但能为各会员单位提供资源共享服务,推进企业转型,更是浙商联合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尹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