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家中国传统的白酒企业,除了常规的经济指标参数和成本采购参数之外,还有没有简单而有效的参数呢?笔者认为,5亿元年销售额,是衡量一家酒企生命力、攻击力和打开上升通道的有效指标。
生命力,即酒企现金盈利能力,良好的现金流是一切企业营销活力的基础;攻击力,即酒企的组织管理能力,企业的目标靠团队实现,没有一支能征善战的营销队伍,企业攻击力则堪忧,可能形成“攻城容易守城难”的尴尬局面;上升通道,即酒企的品牌力,品牌的形成是系统营销的结果,品牌又进一步促进企业走向更好的现金流、人才队伍、消费口碑和系统化的营销管理水平。
因此,笔者认为,5亿元生命线,是中国85%以上二三线地方老名酒应该关注的重要指标。那么,5亿元的年销售额,如何成为了酒类企业的重要指标?在指标线上行的企业和指标线下行的企业,又各自具有哪些特征?
区域布局的不同
经调查研究显示,在北方市场,一个县级市场人口平均为50万左右(河南、安徽、河北、山东某些人口大市除外),市场容量约在5000万~1.5亿元,地级市场人口平均为300万左右,市场容量约3~5亿元;在南方地区,由于经济结构和消费水平较高,一个县级约50万人口,市场容量可达1~2亿元,地级市场人口平均为300万(广东地区除外),市场容量可达5~8亿元。
可见,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城市,达到5亿元年销售额的酒企,很显然均非一个县级市场可以满足,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因其市场极具开放性,做一个区域强势品牌并非易事,所以运行在5亿元指标之上的酒企,至少是一个地市级以上市场的区域强势品牌,即至少拥有两个上亿规模的县级市场或至少一个上4亿元地级市市场!而偏于一隅的县级品牌,多数出现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封闭性较强的市场,做到5亿元的概率极小。
产品线的不同
笔者接触的一家超过30年历史的酒企,有着上百种甚至上千种产品,这是很正常的快消品行业现象,但是缺乏主导产品的酒企,只会在产品线的设置上追求“推陈出新”,最终越推越乱。
有的企业还面临着这样一种现象,过去的畅销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开拓后,容易出现产品老化、品牌老化、价格透明、渠道堵塞、二批乱价等问题,最后要么价格穿底自然死亡,要么直接被管理者砍掉,要么被商家包销,美其名曰顺应时代发展推出新系列产品,殊不知砍掉的是企业最优质的资产,即“消费者口碑和印象”,没有对老产品进行系列化和升级操作,陷入此消彼长的产品开发怪圈,不仅销量迟滞不前,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品牌。
因此,5亿元以上的酒企,要在畅销老产品的基础上,升级并系列化产品概念,使之成为企业的战略主导产品线,这支产品线至少承担着3亿元以上的销量。而5亿元以下的酒企,这样的产品线基本不存在,还生活在“多生孩子多赚钱”的时代。
市场价位的不同
消费升级每天都在发生,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通货膨胀都可以带来消费的升级,尤其是近些年投资经济的发展,使得政务商务消费渐渐成为高消费的主流,为什么过去畅销产品能卖1~2亿元的地方企业,一年内可以实现翻番?秘密就是价位的升级,价位的升级直接体现在产品投入空间成倍放大,新品可以借助老品牌和新的投入理念,以新概念、新价位、新渠道、新模式导入市场,短期之内即可启动新的财富之门。
在区域市场,5亿元以上的酒企往往可分享到名酒之下、地方白酒之上100~300元价位的丰厚回报,而5亿元以下的酒企,主流价位往往在30~80元之间,北方市场往往集中在20~60元之间,依靠品牌力自然上量。
厂商合作模式的不同
厂商合作模式是竞争的需要,竞争的升级导致厂商合作模式几经变迁,如从裸价包销到厂商“1+1”,再到平台商模式、联营体模式等,酒企都在寻找适合自己企业的厂商合作模式,北京佰锐思咨询研究表明,5亿元以下的企业,厂商合作模式普遍粗放,仍停留在广泛分销的年代,以商家为主导,厂家缺少运作终端的队伍,其中裸价包销和分销返利最为普遍。
而5亿元以上的酒企,普遍采用较为领先的厂商“1+1”模式,即厂家协销制度,最大限度地掌握终端和消费者,做到厂商分工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体化合作关系,而在名酒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组织的局限性或者商业环境成熟,平台商和联营体也是可选择的好模式。
渠道构成特征的不同
在针对区域和价位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一个品牌只有成为区域一线品牌,才可能实现上亿元的销量,而要做到区域一线品牌,就必须实现全价位、全渠道、全产品的综合占有率。因此,5亿元以上的酒企,要么在一个地级市场实现精耕细作,做到全产品、全渠道、全价位的占有;要么在一个价格带上,实现至少3个地级市的广泛占有,并且在此价位段占有一定的份额。目前在酒行业有一批专注政商务价位的酒企,依托资本或其他背景,实现全国招商,也可以在短期内实现销量爆发,不过,超过80%的企业仍然要在小区域精耕细作,因为在一个3000年历史的传统行业,品牌的制约在短期之内很难改变。
综上所述,5亿元年销售额指标,不仅仅是销售指标,它拥有5大明显的现代化领先企业的特征,这些特征涉及到至关重要的营销要素,达到5亿元指标,意味着企业营销要素已经实现了全面领先,可以进一步走向上升通道;如果一家企业徘徊在5亿元以下,则代表着这家酒企在某些营销要素上存在漏洞或者明显的缺陷,应该尽快检视自我,补缺短板,避免企业走向下行通道。
(作者系北京佰锐思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