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18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五粮液集团:创恒久伟业 扬绵长大爱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五粮液集团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初8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1998年改制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五粮液是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位于素有“中国白酒之都”美誉的“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公司占地12平方公里,现有职工5万多人。

  五粮液集团经过世代传承和长期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品牌、质量、工艺技术、规模、人才、自然环境、营销网络、企业文化等优势。这些优势聚集形成了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凭借这些优势,公司先后获得国际金奖39枚,成为中国唯一两度荣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和三度摘得国家质量管理最高荣誉的酒类企业。2013年,公司荣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88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87位;五粮液品牌价值达701.58亿元,连续19年领军食品行业。  

  股东承担 

  五粮液集团公司属于“国有”性质,2013年,五粮液集团实现销售收入630亿元,利税187亿元;积极解决宜宾当地人员的就业问题,为宜宾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顾客承诺  

  五粮液集团公司构建以市场和顾客为导向,灵活应变,快速反应,用创新的观念,体制、机制、管理、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坚持敬业奉公、精艺克靡,我们为消费者而生而长,先天下消费者之忧而忧,后天下消费者之乐而乐的核心价值观。此外,公司积极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和员工的物质、精神享受,实现卓越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员工关爱  

  职工是五粮液的脊梁,是五粮液发展的源动力。五粮液的成功属于每一个职工。我们始终坚持以快乐工作为信条,以职工幸福生活为目的。

  1、保障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公司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管理规定,公司及时与所有在职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有效保障了职工个人的合法权益。2013年公司共计投入各类保险费用4.35亿元,同比增长约38.9%。凡符合参保条件职工的参保率继续保持100%。经宜宾市社会保险局综合评定,四川省社会保险局复审,授予公司2011-2012年社会保险A级信用单位。

  2、打造品牌工会,积极服务职工。

  2013年五粮液首次提出打造五粮液“品牌工会”,以工会为载体依托,服务职工;以职代会为平台保障职工权利,深入调研以了解职工需求,提升职工整体形象和素质。工会工作得到职工和上级部门的认可,第二次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3、丰富文体生活以提升职工士气。

  公司工会高度重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提升职工士气。2013年,极筹划成立“五粮液职工艺术团”,积极参加重要活动、重大节日、重点慰问以及送文化下基层等活动,进一步丰富职工文体生活。

  4、强化职工培训,提供发展通道。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职工与公司共同成长,不断加大职工培训力度。全年公司组织高层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班组长等各类重点人才培训7,911人次。各直属单位结合实际,分层分类开展大规模职工培训,共有32,568人次参加。全年培训费用共计:736万元,人均培训费用为:181.80元/人,人均培训时间达到:48小时/人。为进一步拓宽职工职业发展通道,激发现有职工的工作潜力,公司于2013年大力开展内部岗位竞聘,特别是针对管理岗位的用人需求,从而为“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优秀职工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为保障竞聘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公司专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由纪检监察人员进行全程监督,极力营造一个正向、积极的工作环境。  

  社会联系  

  肩负民族企业的社会责任,五粮液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已先后累计向社会捐资捐款近2亿元。

  1、设立“五粮液教育基金”,关爱贫困学子,向宜宾市教育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为考上大学且经济特别困难的宜宾学生和宜宾本地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提供资助和奖励。

  2、捐建了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玉树县结古希望小学、兴文县麒麟苗族乡希望小学等,为当地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3、支持国防教育事业,与国防大学在人才培养、定向培训、教育基地等方面达成长期合作,支持学校重大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活动,支持学校培训教研人员和引进优秀拔尖人才。

  4、勇担社会责任,驰援地震灾区。2008年汶川地震,五粮液公司前后向灾区捐资捐物近7000万元。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五粮液将1500万元的物资,送到灾区。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五粮液成为行业第一个向灾区捐款1000万元的企业。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五粮液将400万元的物资,送到灾区人民的手中。

  5、社会抢险救灾,五粮液多次主战或参与处置社会险情或灾害事故。2013年五粮液专职消防队出警13次,为抢救公司财产,家属区人员生命做出贡献,切实践行了“服务公司,贡献社会”的宗旨诺言。

  6、五粮液成立青年志愿者组织,支持社会公益,为社区居民、市民、特殊人群提供优质的服务,全年志愿活动517次,全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间54844小时,惠及人数累计达30000余人。

  7、发展订单农业,支持三农发展。带动了宜宾当地农业的发展,2013年与订单企业签订的“粮食订单购销协议”达44200吨,带动八县二区190多个村,近700个社,17000多家农户增收2000万元。  

  环境保护  

  1、清洁生产,节能增效。2013年实施“煤改气工程”,用天然气锅炉代替现有燃煤锅炉,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全年可完成节能量约5.7万吨标煤,减少煤渣排放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1200吨。

  2、低碳减排,变废为宝。采用丢糟酿造复糟酒,弃糟再作环保锅炉的燃料供热,弃糟灰再作原料生产白炭黑,形成年产复糟酒1.5万吨、处理利用酒糟50万吨、生产蒸汽90万吨,年产白炭黑0.5万吨的能力,每年可替代标煤约13万吨,减少煤渣排放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2800吨;公司作为绿色环保产业企业代表参加中国四川首届绿色金融博览会,向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捐赠生态基金1000万元,成为捐赠生态文明促进基金的第一家企业。  

  领导能力  

  五粮液集团是以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生产经营为主,现代制造业、现代包装印务、光学玻璃、现代物流、橡胶制品、现代制药等产业多元发展,具有深厚企业文化的现代企业集团,2013年五粮液老窖池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核心竞争优势提升;科研技术水平保持行业高端。同时作为中国白酒业的领军者和中华酒文化的使者,2013年11月,受英国国会上议院邀请,五粮液在英国国会举行了“五粮液品鉴会暨赠酒仪式”,以文化交流的方式,将中华文化传播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