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30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长盛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缔造富有灵商的管理文化(连载八)

  ■ 梁勤

  根据麦肯锡管理顾问公司主管马文·饱尔所描述的一个较通俗的企业文化定义为:“我们处理周围事物的方法”;《组织文化和领导力》一书的作者施恩( EagarSchein)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文化三个层次的荷花模型(Water lily model):水面上的花和叶是文化的外显形式,包括组织的架构和各种制度、程序;中间是荷花的枝和梗,是各种公开倡导的价值观,包括使命、目的、行为规范等;最下面是荷花的根,是各种视为当然的、下意识的信念、观念和知觉。泰伦斯·狄尔( Terrence E.Deal)与艾伦·甘乃迪(Allan A.Kennedy)于《企业文化》一书中表示:“企业文化是企业上下共同遵循的价值体系,一种员工都清楚的行为准则”。通俗地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许多学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有很大差异。一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个复合概念,由“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两个部分组成。“外显”指的是文化设施、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和文娱活动等;“内隐”是总目标的倡导,要求遵循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或指这些内容融汇而成的企业风貌或企业精神。第二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精神风格;第三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反映的是企业这个经济组织的价值观、目的、行为准则和习惯。企业文化不是一个纯粹的企业性概念,更多的是体现它的“社会性”,不仅包括传统观念和积淀,也包括现代概念的冲击影响。当然,也有人从“广义”与“狭义”两种形式来分别定义。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有影响力的理解和表达列举如下:

  (1)美国学者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它是指企业中一个部分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2)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

  (3)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4)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5)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6)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规范。

  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

  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被企业所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通过物体布局所传达的感觉或气氛,以及企业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外界成员交往的方式。

  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

  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

  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为人处世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和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概念具有很大的弹性,其内涵与外延可以非常广泛,大到无所不包,有时又可以十分具体,细致到某个事物。根据十几年来自己对企业文化与团队管理的思考与研究,以及做科瑞德公司总经理的实践体会,我的头脑中逐渐对企业文化形成了新的定义:企业文化是一种归属于团队文化范畴的特殊经济文化,是以团队价值观与企业核心理念为导向,以凝聚和激发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挖掘并提升企业员工及团队灵商为目标,经过企业家和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为全体员工所认同,贯穿于企业团队建设全过程,并不断得到积累、沉淀和优化的整体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精神风貌、经营特色、管理风格的总和。它根植于传统、风俗、信念及种种制度中,所以,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对文化的操作。我认为,企业要保持持续创新并长盛不衰,必须在文化的层面上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要不断寻找企业持续发展的思想引擎和精神资源,确立企业的使命、远景和核心价值体系。同时企业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要做战略性的系统定位,要不断适应社会大文化环境的要求,适时进行变革和重塑。

  三、企业文化的一般特性

  企业文化要经过长期的培育才能形成并完善,因此,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但是从其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来看,企业文化又有着共同的一般特性。

  1.企业文化的个异性

  不同国家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

  不同历史、不同结构、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

  不同管理风格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

  不同目标追求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能用“剪刀+浆糊”来拼拼凑凑,否则貌合神离,水土不服。没有个性和具体适应性的企业文化,就不能发挥有效作用。游离于企业自身核心理念之外的企业文化,是没有价值没有生命力的。

  一种企业文化决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企业。

  2.企业文化的难以模仿性

  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和个性差异决定了企业文化的难于模仿性,企业文化一般都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一种新的思想观念需要不断实践,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吸收集体的智慧,不断补充、修正,逐步趋向明确和完善。企业文化同企业资源这种硬件不同,是企业的软件部分,外部往往只能是看到企业的表象,不能理解企业文化真正的内涵,更不要说模仿了。

  3.企业文化的可塑性

  企业文化既是长期传统的遗存产物,又是现代文明影响的产物。它不是企业纯自然产生的,而是继承上的扬弃,是在一定基础上的不断挖掘、改进、整理和概括总结。企业文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生产关系调整变化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尤其在社会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革或企业自身发生重大变化,如企业改革、兼并、重组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优化组合,其企业文化虽然有所差异,但完全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达到相互融会或者兼容并蓄,形成新的企业文化。

  4.企业文化的动态性

  企业文化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没有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绝对静止的。相反,成功的企业文化昭示人们,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必须表现出一定的发展特征。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律是从无到有、从抽象到具体、从散乱到系统、从单一到丰富的变化过程。现有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当前文化为剖面来观察、分析与归纳出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历史文化就是针对企业现有文化而言已经过时的企业文化,目标文化就是针对企业现有文化有意识地确立未来企业远景的文化。对一个企业来讲,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观念上的固步自封。企业必须不断以新的观念、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来武装企业,必须以最先进的文化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

  (本文节选自《长盛力-缔造富有灵商的管理文化》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