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喻永国
赵家信无疑是成功的:1999年5月,申办了第一家茅台酒专卖店,不管是白酒业低迷期还是在白酒业的黄金期,都与茅台风雨同舟。一举申报和从其他经销商手中转让的方式获得3家专卖店的经销权,由于他的执着,一路走来,成绩斐然。就连茅台集团公司名誉董事长季克良都为他的专卖店亲自题词:“厂商同心、共谋发展、为做好、做大、做强、做久国酒茅台而努力奋斗”!
茅台经销商
抓住了机遇走向了成功
如今,他以一名茅台经销商的身份和很多客户穿梭于商业往来之中,大型的商业活动,他会想尽办法去宣传茅台酒的文化。他有一套独特的销售模式:每当自己的亲朋好友的生日、婚宴要么采用赞助的方式,要么采用优惠的模式,让茅台走进百姓生活中。2013年11月30日,贵州省赤水市万莲路一拆迁安置小区,农民搬迁新居,赵家信掀起平民百姓三天喝茅台系列酒的高潮:搬迁户毛云华端着酒杯激动地说,平时我们也想喝茅台,但是因为茅台酒是国酒一方面价格比较昂贵,另一方面又怕买到假酒,所以,平时我们想喝茅台却只能望而却步。没想到我们在搬新居的时候,茅台酒经销商赵总说赞助我们一部分茅台系列酒,所以,我们小区带头消费茅台系列酒。
2014年5月11日,成都新津花园镇的一个农家乐,一对新人在上千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走进婚姻的殿堂。婚宴上人们觥筹交错,用茅台王子酒和迎宾酒祝福这对新人开始新的家庭生活。而在这之前半月一名退休教师60岁的生日宴上,选用的也是茅台王子和迎宾系列酒作为生日用酒。这名老教师的儿女说:“我家生活在赤水河畔,我从小一直知道茅台酒是国酒,茅台属于酱香型酒,酱香型酒有一种浓郁的醇香。我希望父亲的老年生活和茅台酒一样醇香,散发出醉人的芬芳。”
成功不停步
向农业多元化发展
成功的他并没有停止他的商业脚步。他清醒地认识到,在商业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经营产品单一,无论目前市场效果怎样的好,发展受到风险都会比较大。如今,他又把眼光投向了农业项目。
赵家信的老家住在川黔结合部的四川九支五通镇,这里山清水秀。有着独特的亚热带气候,荔枝、桃子、梨子、桂圆都能在这里生长。所以,他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发展了农业。
7月31日,一个炎热的下午,在赵家信本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他老家五通乡下。一条由他出资修建的公路延伸到他乡下的房屋。在赵家周围,几十颗成片的荔枝林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有的树上还挂着沉甸甸的荔枝。据赵介绍,这些荔枝是由他父辈和他亲自栽种的。如今将近40-50棵荔枝树已成片成林,而他的亲属则成为这片荔枝林的管理者。
看到成都龙泉的水蜜桃深受消费者欢迎,所以赵家信专门从龙泉引种回老家。记者到的时候尽管没有看到龙泉的水蜜桃是否异地栽种成功,但是,听当地的农民说,今年已经顺利挂果,不过第一年只有稀稀落落寥寥的几个,个儿也很大。赵家信说,明年他将专门从龙泉聘请技师到老家传授嫁接技术,争取明年能让龙泉水蜜桃在自己的老家栽种成功,希望老家的父老乡亲能学习他的方法,发展栽种桃树,为家乡的父老谋一条生存发展之路。
向天再借100年
除此之外,赵家信还在老家发展了养殖业,猪、鱼已小有规模。他把自己在农村的亲属召集起来,由他每户提供4-6头仔猪,再由他们养殖,到时由他收购销售。他说,这是他富裕起来后,首先要带动自己的亲属发家致富,再带动全村人致富。
如今,在赵家信老家的原址已经建立起一个厂房,他说这个厂房就是他打算带领全村人致富修建的。他计划在这里建立一个粉条厂,把全村优质的红苕收集起来,制作优质的绿色粉条产品,还要创建独立的品牌。
记者曾经在和他聊天时感叹地问他:“赵老师,您这把年纪应该到了安享晚年的年龄,为什么还这样拼命啊!”他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有智慧,我不多跑点干不过他们,我已经习惯了这样工作,停下来不习惯。”不少茅台的领导到赵家信的专卖店参观考察时都会心生感慨,有高管表示:“赵总已经70多岁了,他是我们公司优秀的经销商,商业上的不老常青树。
赵家信总是说感觉时间不够用。他说自己有很多商业想法,很多想带领父老乡亲致富的想法,可惜一个人的生命时间总是有限的。他说,我此时的心情真的好像一首歌一样:我真的好想向天再借100年。
尽管赵老已经70多岁了,但是他旺盛的精力使我有理由相信,他会一步一步走向他的成功,实现他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