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腾飞 本报记者 王海亮
近两年,在线上服装领域出现了一家叫“蘑菇街”的电商平台,对于大多数网上购物的网民来说,初次听到“蘑菇街”这三个字,都会潜意识里想到它是关于吃的东西,笔者也是去年第一次听朋友说起它,才知道它是一家服装领域线上社会化购物分享网站,一直都定位在时尚女性消费者,对于女性消费品的市场,仅服装在线交易额每年就高达数千亿,市场空间巨大。然而在这个电商云集、诸侯争霸的时代,蘑菇街的创始人、CEO陈琪和他的团队确在恰当的时机和地点找到了这个领域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短短的两三年中一跃成为女性时尚消费品零售领域的领衔品牌,据权威数据统计,蘑菇街已经积累了8千多万用户,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往上攀升,手机月活跃用户更是了达到了6000万。最新的月度销售额是3亿.
而让人好奇的是,在蘑菇街短短的三年历史中她向消费者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使得众多时尚女性能买她的账,或者说,是一个什么定位使得其估值高达10亿美金?在投资人眼中蘑菇街最大的价值在哪里?为什么是她——蘑菇街?
带着这份好奇,本报记者采访了蘑菇街创始人陈琪,就蘑菇街的创新实践、企业发展和受投资人热捧的诸多“现象”等进行了访问。
放弃千万期权 从玩票到卖房
80后的陈琪,毕业于浙江大学,有一段在“淘宝”公司上班的日子,而且长达六年。2008年,有一个事件必定是很多人共同的记忆,那就是汶川地震。那一年的大地震,很多企业都出来捐款,娃哈哈、伊利、王老吉等等。
据陈琪说:“那个时候,我老婆每天关注新闻,她跟我讨论,这么多民族企业都捐了款,怎么那些更赚钱的跨国公司都不捐款?她说她要做一个讨论国货的网站,于是就有了‘琳琅国货’这个网站。”那么,网站技术上的事情,就落在陈琪身上了。小两口鼓捣的这个玩票性质的网站居然慢慢做大了,一天也能达到六七万的访问人次。这样,夫妻俩开始想着把这个网站做一些商业化的调整。“从2008年开始,我就在用业余时间帮我老婆把社区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包括一键把商品分享进社区、跟踪分析社区用户成交等等功能。”陈琪说, 这样,陈琪通过技术手段把社区的用户资源和电商的商品资源整合起来。有了这个想法后,创业似乎变成了一蹴而就的事情。从有想法,到离职,陈琪仅仅用了两个星期。2010年的2月,陈琪辞去了淘宝的工作,跟浙大的同窗好友魏一搏开始创业。他说:“纯粹是因为看到目前这个创业方向后非常激动,到了不马上动手就夜不能寐的程度。创业需要启动资金,启动资金如何来?当时他和魏一博一人卖了一套房子,“我卖了一套杭州的房子,卖了100万。魏一搏卖了一套深圳的房子,卖了50万。总共150万,作为启动资金,创业之路就这样起步了。房子卖了家里人倒没说什么,真正让家里人感到有点犹豫的,是当初离开淘宝时所放弃的淘宝期权。作为资深的淘宝员工,陈琪拥有一笔期权,价值1000多万。
蘑菇街的成功进阶之路
看好社区和电子商务结合后的巨大市场和空间,一开始陈琪和他的团队做的项目是一个叫“卷豆网”的网站。当时的构思是,为现有社区提供电子商务工具。
于是,大家花了四、五个月的时间。把一些比较热门的社区都谈了下来,比如“19楼”、“爱物网”、“化龙巷”等等。这样的大客户谈下了10多家,也跟风带来了众多的小客户。最后,陈琪的团队手上积累了两万多个客户。为这些“客户”服务的方式很简单。说白了,就是通过社区网络,介绍社区里的网友去购买产品,社区从中分得提成,然而,事实证明,这并不成功。虽然,这些都是人气爆满的社区,但通过社区最后到店家购买产品的网友,人数并不多。但是有着敏锐商业意识的陈琪确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绝大多数的网站成交转化率是非常低的,这些人气社区网站都缺少一个懂电子商务的。于是,我们决定自己做一个给大家看看,怎么样才能转化率高,没想到这个案例却很快成了我们的主业。”陈琪说。这就是后来“蘑菇街”的雏形。
在陈琪看来,蘑菇街是一个以“时尚”和“购物”为主题的新型女性买家社区。,一个专注于提供发现美与时尚、分享购物乐趣,结交志趣相投好友自由交流的平台。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更有效的购物决策建议。每天,几百万网友在这里自由地交流时尚、购物的话题,相互分享、相互帮助,发现折扣,享受优惠。,他们的团队就以这些需求出发,用更加社会化、更加有趣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虽说是以“购物”为主题的社区,但“蘑菇街”本身并不向用户售卖物品,它既不是B2C,也不是C2C。
在“蘑菇街”,用户可以分享购物乐趣,也可以分享自己在网店上的各种发现。除淘宝外,蘑菇街还和当当、京东、凡客等网站有合作,用户可以将自己从这些购物平台上看到的好东西,在蘑菇街上晒出来,给大家分享。既然是大多数人选出来的喜欢的东西,那么购买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而如今,蘑菇街一路走来,也在不断的进行商业模式的升级。从导购升级到电商平台,目前来看,蘑菇街的业务发展还不错,去年11月正式转型做平台电商,11月和12月月度平均交易额已经 近1.2亿元,今年3月份接近2亿,甚至优于2012年年初其每月为淘宝导入的1.6亿元交易额。他也将自己创业以来三个产品梳理了一遍,以见“哑铃”模式的逻辑:卷豆网,一个社区流量转化的工具,也就是中间的管道;导购性质的蘑菇街,管道加社区;现在,社区、管道、电商的一体化。
对话陈琪
记者:.从草创阶段到如今的蘑菇街品牌号召力和创新的商业模式被大家所认可, 能简单给我们谈下您的创业故事吗?
陈琪:这个我们一直都觉得我们很顺利,在蘑菇街三年的历史中,我们从最初的社会化购物分享网站,升级为导购电商,去年又升级为女性时尚消费的电商平台,这一路走来更多是贴合消费者的需求来做。
记者:蘑菇街此番估值有了,目前业绩如何?客单价是多少?
陈琪:我们目前的业绩正在稳步的发展,最新的月度销售额是3亿,月度活跃用户也已经达到6000万。我们的客单价收到季节性影响较大,夏季的客单价为120元,冬季的会更高。
记者:“今年来,蘑菇街探索是做差异化,具体如何差异化?是只做女性时尚消费,服装、饰品、箱包的零售商生意吗?
陈琪:蘑菇街差异化在于“精”,我们不求大而全,希望在蘑菇街的每个商家和商品都足够好。力图让每个商家可以赚到钱,让每个消费者在蘑菇街平台能买到好的商品,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精力挑选。这个能力是我们一以贯之,在导购阶段就建立起来的。
记者:蘑菇街从社会化导购升级到自建垂直电商平台,对于未来,您能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的蘑菇街世界吗?
陈琪:蘑菇街一直都致力于女性时尚消费这个领域,所以我们之后依然会围绕女性时尚消费来做更多产品。
记者:传统型的企业家可能在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中更多的讲述是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经营哲学,据我所知,你们公司员工大部分都是80、90后,他(她)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会给你在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中带来怎样的思考,你把员工放在什么位置上。
陈琪:我们的员工确实大部分是80、90后,对于完全成长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他们来说,在公司发展基因中起着很多重要的作用。而对于蘑菇街现在的成绩,我们员工是我们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记者:对于投资者来说,为什么选中蘑菇街?
陈琪:蘑菇街最大的价值在团结高效的团队,团队对于女性时尚消费者的独到理解,精于使用互联网工具和技术;
这些用户已经迅速的向蘑菇街移动端迁移, 2013年底蘑菇街推出了优店平台,在未经使用任何促销手段的情况下,单月销售额即突破了3亿元,并且超过60%来自移动平台。此举让蘑菇街从原有的筛选、推荐转变为服务女性用户的垂直电商。商业模式的结构性转变,令蘑菇街能够掌控商家品质、商品质量、售后服务水平,更加灵活高效地持续提升消费者购买体验,使之一跃成为女性时尚消费品零售领域的领衔品牌。
这一点也是投资人认可我们的一个重要原因。蘑菇街已完成新一轮超过两亿美元的融资,蘑菇街的本轮融资受到国内外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争相追捧,最终由厚朴投资、挚信资本等数家基金共同领投,启明创投、IDG资本、高榕资本等基金也参与了投资,同时得到了以太资本作为财务顾问的全程协助,让蘑菇街的被关注度持续攀升。此前,蘑菇街还得到过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挚信资本、启明创投和IDG资本等机构的投资。
记者:蘑菇街成功的完成新一轮超2亿美元的融资,接下来企业的战略核心布局会侧重在哪一块业务平台的建设上
陈琪:蘑菇街的重心回到移动业务上,对于蘑菇街的移动业务是接下来的重点。两亿美金将延续蘑菇街以客户、技术、员工为本的经营理念,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消费者体验提升、商家平台建设、团队发展等领域。近期还将在开源技术领域投入一定的资源,回报开源社区对蘑菇街及所有创业团队的支持。
人物简介
陈琪,蘑菇街联合创始人,CEO。2004年浙江大学毕业,进入淘宝网工作,曾是淘宝UED的开创者,后作为产品经理负责多条淘宝核心产品线,并负责淘宝物流等多个新业务的拓展。2010年离开淘宝,先后创办卷豆网和蘑菇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