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12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成都汽车城:
四态合一转型升级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一休

  成都,如果你打开百度百科,这两字前面可以加的前缀太多太多,从天府之国,到财富之城,成功之都,不一而足,不胜枚举。除了柳州、长春、沈阳等具有数十年深厚产业基础的老牌汽车城,正快速崛起的朝气逼人后劲十足的新锐新秀“汽车城”或也是未来不久,就可堂而皇之、当仁不让地冠于“成都”之前的显赫威名之一。

  这不是玩笑,就在日前,世界500强、我国汽车业最大上市公司——东风汽车与成都正式签约落户成都,而项目所在的成都经开区已有百亿企业20家以上。今年,成都经开区围绕汽车城蓝图的“三步走”战略,全力促进和推动汽车产业高效快速扩张、形成规模经济。从目前发展态势看,当越来越多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业,由“国际化”变为“本土化”,一一打上“成都造”的烙印,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成都打造万亿级国际汽车城,绝非虚言,“万亿梦想”渐行渐近,计日可待。

  “汽车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且成熟的产业,看到利润率高就贸然闯入,风险颇大。”汽车产业是成都发展的主导产业,根据对产业转移趋势的前瞻性分析,成都确立了清晰的发展目标,以发展乘用车为重点,以整车制造和零部件配套生产为主攻方向,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大整车生产规模,完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国际化、世界级的优势产业集群,推动跨越式发展。

  所以,成都汽车产业的崛起,绝不是利字当头的短视冒进盲目扩张,而是有着从建成投产到扩产增效,都未雨绸缪地早早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跟踪服务链条,为汽车产业“加速过弯”保驾护航。

  而令人欣喜的是,成都还结合实际、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提出了工业差异化转型的发展战略,重点推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等产业。而在某种程度上,窃以为其实“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完全可以三位一体,互通互补,比如汽车研发上,可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发展更能代表未来的智能科技环保的汽车。

  总之,从汽车产业定位发展可以管中窥豹,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成都强调的是城市形态、业态、文态、生态统筹谋划、有机协调。四态合一,宜业宜居。宜人宜居宜业之都,应是围绕人的需求服务的有机体,既需现代化城市形态、高端化城市业态,更需特色化的城市文态和优美化城市生态。

  汽车城转型变形,持续升级,包涵了现代城市交通便捷、经济繁荣、生态优美、行政高效等更丰富的概念的宜人成都、宜业成都、宜居成都,款款而来。四态合一变形升级的“汽车城”,将在未来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提供高效政务服务,加快培育更多、更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业体系。世界500强,一半在我家。宜业的成都,必将标注出全球财富新坐标,也写下中国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