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天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8.7%,这是13年以来的最低值,甚至低于全国8.8%的平均增速。工业和经济失速震惊了天津多个部门。天津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经济部门紧急召开座谈会寻找原因,不少专家被问策。工业降速根源在哪?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出路何在?京津冀一体化中,机会在哪?天津亟待给出答案。
工业失速
5月工业增速降至13年来最低
据悉,近期天津多个研究该地下一步发展的会议密集召开,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为天津寻找新的出路。
“刚刚领了课题,马上要开展调研。”6月23日,该市一位专家对记者说。
根据统计数据,今年5月天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8.7%,这是统计部门有数据可查的13年来的最低值。受此影响,天津经济大幅放慢。
此前10多年,天津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一直呈现两位数增长。从2002年开始,天津经济增速就达到了全国第二,当时经济增速为12.7%,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22.8%。到了2010年,其工业增速达23.7%,当年GDP增速17.4%,为全国第一。而该市经济增速第一的位置也一直持续到2013年,改变了过去8年来内蒙古经济增速一直居第一的状况。
而今年5月,天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首次进入个位数,且低于全国8.8%的增速。
天津工业和经济失速震惊了天津多个部门。目前天津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经济部门开始紧急寻找原因,不少专家也被问策。目前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工业增速下降,非短期引起,这与天津整个经济转型有关。
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臧学英认为,天津的经济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上。“中央给天津的定位是北方经济中心,过去主要是发展重化工业,尽管速度很快,但是实际上像航天等高科技产业的比重不高。”
“现在天津需要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要发展服务业,实现经济的大转型。”臧学英说。
进入发展的新瓶颈区
记者了解到,目前天津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为全国第一位,远远超过北京和上海。
以2012年为例,天津人均GDP为93173元,远远超过上海的85373元,北京87475元。当年天津的工业增加值为6123亿元,几乎为北京工业增加值3294亿元的1倍。
天津和京沪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2002年,天津GDP为2150亿元,北京、上海分别为4315亿元、5741亿元。而到了2012年,天津GDP为12893亿元,与北京的17879、上海的20181亿元,差距大大缩小。这与天津经济近10年来快速增长有关。
从2002年开始,天津的经济增速为12.7%,工业增速达22.8%。到2010年,GDP增速达到17.4%,工业增速为23.7%。
不过从2010开始,其工业增速逐年放慢。2012年时天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6.1%,2013年只有13%。2014年1-5月,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增速比1-4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5月单月增速为8.7%,首次出现了低于全国8.8%的状况。天津工业增速放慢,使得天津行业主管和市委市政府非常震惊。
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天津工业放慢,与全国大环境有关,“天津的石化、钢铁、汽车今年增速很低,甚至负增长,而钢铁、石化都不景气,同时天津的汽车则在调整”。
“天津的原材料工业占比重较大,在全国经济放慢的大态势下,天津的调整应该是长期的。”他说。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天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下降了2.9%。汽车制造业下降了2%。天津的八大优势产业产值(包含装备制造、石化、电子信息、轻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天)增速仅仅为9.1%,4月只有7.2%。
对此,南开大学滨海研究院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马云泽认为,天津过去主要依赖工业大项目带动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持续。
马云泽称,过去滨海新区土地多,但是现在找地已经很困难,加上很多个行业属于产能过剩型,所以单纯依赖滨海新区,已经难以使得天津经济可持续。
目前像天津武清县大力发展科技和物流产业,承接北京科技产业转移,其比较优势甚至比滨海也不差。“天津到了发展的新瓶颈区,第二产业与服务业需要加快融合,否则难以再太快。”他说。
产业结构需调整
记者了解到,尽管天津的人均GDP在全国最高,但是截止到2013年,其第三产业比重只有48.1%,这比北京的近80%,上海的60%左右的比重差距大。天津2013年第二产业比重仍达到50.6%,全市经济一半靠工业,即天津滨海新区的工业。
对此,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布局室主任陈耀指出,天津下一步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同时产业结构需要调整。
国家给天津的定位是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而天津近年来利用其港口重点发展了钢铁、石化等产业。
“这些产业需要延长链条,如果单纯只是发展钢材板材等,经济很容易受到宏观走势的影响。需提高科技含量,减少污染。”他说。
目前,天津不少工业产品都在减产。
统计显示,今年1-4月。天津天然原油生产下降了5.2%,产量只有969万吨。化学纤维和乙烯产量分别为3.93万吨、43.61万吨,分别下降了5.3%、0.4%。汽车产量为15.65万辆,下降了17.9%。此外,生铁、粗钢产量都在700万吨左右,下降了5%-7%。
一般钢铁板材可以用于汽车制造,天津汽车减产可能也影响到了天津钢铁的产量。汽车行业专家贾新光认为,天津的汽车产量减产与一汽调整未到位有关。
“一汽收购天津夏利后,原品牌没有很好地保留发展,新的产品未上来,影响了其发展。”贾新光称。
臧学英认为,天津过去大力发展重化工业,这与资源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矛盾,天津未来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统计显示,天津传统的八大产业中,真正高科技的全部加起来不到40%。“天津需要经过这次阵痛后,才可能实现转型。”臧学英说。
据悉,目前天津八大优势产业中装备制造业、石化、电子信息产业比重,分别达到40%、15%、15%左右,而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共计只占10%左右。
天津自贸区申报包括滨海新区
中心商务区不封关
低调的、对外秘而不宣的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方案中的区块范围、功能定位轮廓等内容已渐渐浮出水面。
4月28日,记者了解到,天津申报的自贸区包括三个功能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城、东疆保税港区和天津港保税区。
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史继平对记者表示,与上海自贸区不同的是,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享受自贸区的政策却不封关运作,即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成为“网外”的自贸区,可以服务滨海新区和天津市。
三功能区抢得先机
面对京津冀不时爆出申报自贸区的新闻,从行政级别、经济发展基础、投资环境以及对外开放度来看,滨海新区优势更大。记者也首次从天津官员处得知,天津申报的自贸区方案,确实是考虑了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于1994年提出,2005年纳入“十一五”规划国家发展战略,经过多年建设,2013年完成生产总值8020.4亿元,同比增长17.5%。
2013年下半年开始,天津滨海新区先作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撤销塘沽、汉沽、大港三区工委和管委会,由天津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街镇。根据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复的《深化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将新区街镇行政区划由27个街镇调整为19个,功能区由12个整合为7个,进一步践行“大部制、扁平化、强基层”目标。整合后的7个功能区,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滨海高新区、中心商务区、天津港保税区、东疆保税港区、临港经济区。
强制造业、弱服务业是天津的产业现状。上述七大功能区中,有4个以制造业为主,其中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商务区和东疆保税港区是服务业和生态产业。而天津自贸区考虑的中心商务区、东疆保税港区和天津港保税区,分别以金融和服务贸易、航运和货物贸易、制造业和物流为主,可谓充分考虑了产业现状,基本上将天津的产业类型都覆盖了。
目前,中心商务区面积由37.5平方公里扩容至46平方公里。记者站在中心商务区看见群楼耸立,面积开阔,有一大批楼盘在建设开发之中。
史继平称,扩容是去上海陆家嘴取经之后的经验借鉴,主要为日后发展预留空间。
再加上8.5平方公里的天津港保税区、10平方公里的东疆港保税区 (还有20平方公里的综合配套服务区),天津自贸区的面积多达60平方公里以上,是上海自贸区28.78平方公里的两倍之多。当然,天津自贸区的范围,最终将以国务院批复的为准。
中心商务区不封关运作
史继平称,上海自贸区具有的金融和服务贸易政策,天津自贸区也会有,但天津版本跟上海版本还是有所区别。
上海自贸区包括的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都是在围网内封关运作。但天津自贸区中的中心商务区,将实行不封关运作。“围网内的通关和货物贸易便利化主要由海港和空港保税区去做。”史继平说,“中心商务区的定位在金融服务、贸易便利化、促进进出口发展。”
目前,中心商务区管委会跟中国邮政和诸多快递公司合作,考虑建立一个跨境电商中心,实现从物流、资金流到货物流的通关便利。但他表示,跨境电商中心还只是在方案阶段。中心商务区管委会同时在推动建大宗商品跨境电商项目。“这属于既有货物贸易,又有金融服务。”
天津的融资租赁和保理业务开展得较早。租赁分为两类,一类是融资租赁,一类是金融租赁。天津有5家持有牌照的金融租赁企业,其中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就有两家。
史继平说,未来的租赁和保理业务,将借鉴台湾经验。
在此前举办的一次两岸企业家峰会上,“自贸区”成为主要议题。史继平发现,天津和台湾从发展自贸区的思路、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要求以及服务方面,有共通之处。
“台湾的金融业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史继平说,6月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将跟台湾方面合作举办海峡两岸融资租赁与保理研讨会。“我们希望吸引台湾的人才和经验,给本土企业作咨询、培训和猎头,推动行业发展。”
天津自贸区一旦获批,将跟上海自贸区一样,区内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史继平说,滨海新区的行政审批机构就在中心商务区,而滨海新区的行政审批在全国范围内,位居速度快、手续简化之前列。“我们也在配合滨海新区,在未来的企业审批方面做更多工作,同时也在做涉及企业资金跨境转移的相应准备。”
据该中心商务区负责项目审批官员介绍,中心商务区不会发展制造业,主要定位于金融、商贸、物流、信息、研发和文化创意等服务业,目前对20万元以内的房地产、7亿元以内的项目投资、1亿元以内的政府项目投资实行备案制。
天津启动现代服务业
天津北方网讯:从昨天召开的天津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上获悉,从今年起,本市启动实施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大力发展和提升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商贸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养老服务业九大重点产业。
在金融服务领域,将重点促进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金融改革创新,以机构准入为重点,建设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发展产业金融、科技金融、农村金融、航运金融、矿业金融、消费金融、商贸金融、动产金融和直接融资。建设现货交易市场与期货交易市场对接,建设场外交易市场与新三板市场对接。同时,继续推进外汇改革试点,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法制和防范风险能力建设,推进于家堡金融区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突破10%。
在现代物流领域,到2016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9%;5A级物流企业达到8家;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0万标准箱;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
在电子商务领域,将以平台建设为核心,以龙头企业培育和引进为重点,实施“千百十”工程,到2016年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的电子商务中心城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1万亿元,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超过10%,商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70%以上,无线宽带网络实现城市全覆盖,移动上网用户普及率达到70%以上。
在商贸服务领域,将以“完善功能,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扩大就业,形成特色”为突破方向,全力打造城市繁荣繁华,增强集散辐射功能,构建便民保障体系,提升商务服务水平。到2016年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00亿元,年均增长12%;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超过5万亿元,年均增长16%;商业增加值2800亿元,年均增长1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4%;商业从业人员突破160万人。
在科技服务领域,将累计扶持科技服务业小巨人企业300家,搭建形成一批技术先进、运作规范、开放共享的科技服务业公共技术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新建3个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在信息服务领域,到2016年新一代信息服务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打造移动互联、电子商务、智慧城市、泛娱乐和信息安全5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销售收入过亿的信息服务业企业100家,成为国家重要的信息服务业高地。
在文化产业领域,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6年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成为支柱产业。
在旅游产业领域,将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美丽天津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机遇,把天津建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强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2016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1.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600亿元,接待入境游客370万人次。
在养老服务领域,到2016年将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973”养老服务体系格局,9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服务居家养老。
京津冀一体化的天津机遇
高铁带来的联动效应越来越多地显现在“京津”双城之间,受制于北京的拥堵和高房价,不少在北京工作的人士选择置业天津。
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冀地区的“双子星座”。作为历史上北方的头号经济中心,天津将如何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实现转型升级引来关注。
多领域人士接受采访时称,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天津海陆空大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日益显现,天津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高银地产负责人对本报称,正是看好天津未来的发展潜力,高银已经精心策划了包含高端房地产项目、“天津环亚国际马球会”和中心商务区在内的大型项目。目前“高银金融117大厦”主体建筑已经突破300米,一个媲美国际大都市的金融商贸中心正在崛起。
高铁网络初现
天津作为直辖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升温,京津联动“双城记”也成为天津官员的主要课题。
在目前已经披露的规划思路中,天津将更多承接北京的教育、医疗、高科研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这一切,始于大交通联动的实现。
2008年8月,备受瞩目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这条时速达到350公里的线路是国内首条公交化高铁,30分钟便跑完全程,缩小了京津之间的距离。以此为开端,京津冀地区铁路高速化时代加快到来。
天津市发改委人士此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高铁网络未来将更密集、更便捷地联通“双城”多个区域。
据了解,“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天津共计新建13条铁路线。目前,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铁、蓟港铁路,天津站、西站、南站、武清站、塘沽站3线5站已建成投入运营。津秦客运专线、地下直径线,滨海站、滨海北站、军粮城北站、曹庄动车所2线4站已投入运营。
此外,津保铁路、京津城际延伸线(至天津滨海新区)等高铁线路在建,京张城际、京承城际、京唐城际等高铁线路拟建。
目前,以天津为中心,辐射北京、上海、河北、山东、安徽、江苏6个省级行政区及沿线多个城市的高铁圈正在形成,市民出行和资源要素流通变得更为便利。
高铁带来的联动效应越来越多地显现在“京津”双城之间,受制于北京的拥堵和高房价,不少在北京工作的人士选择置业天津。本报采访的诸多企业甚至将总部直接搬到天津。“半小时的车程能节约不少成本,又能拥有更好的办公环境。”一名文化项目开发公司负责人对记者称。
铁路部门统计称,京津城际2013年往返旅客达到2585万人次,开通5年多来已累计运送旅客超过1亿人次,显示出明显的“同城化”效应。其中,长期往返(每年往返100次以上)于京津两地的“双城族”达到5万多人。
构建大交通枢纽
天津历来是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国际航运融资中心、中国中医药研发中心、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决定着天津具有成为大交通枢纽的潜质。
多个轨道交通枢纽也已建成。天津站交通枢纽是集国铁、地铁、轻轨、公交、出租车及长途客运等为一体的大型交通枢纽,是连接东北地区高速铁路网的重要枢纽。天津西站交通枢纽是京沪高铁五大始发终到站之一,是联系我国东北、长三洲和环渤海地区的门户型交通枢纽。
航运方面,商务部发文要求今年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将继续深入实施“打造三个基地、培育一个中心”战略,即全力打造国家租赁业创新基地、高端航运物流业基地、北方国际商品进口基地,培育国际航运融资中心。
在实现双城联动方面,天津的另一大战略就是大力发展海陆两港,谋划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近期曾多次视察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调研机场货运,要求其要“承接首都机场货运分流”。天津谋划建设“天津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宏大目标。
滨海新区领头
作为天津发展的领头羊,滨海新区逐渐受到市场关注。李克强总理在天津滨海新区考察时明确提出天津要建成中国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创新区。
其重要战略意义在于,这是国家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可以与上海自贸区形成南北并进的全面开放格局,也有利于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目标的实现。
目前,滨海新区的战略地位也被市场嗅到。其中,属于滨海新区辖区范围内的滨海高新区因其更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更具有现代创新精神的文化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
高银地产在滨海高新区内精心策划的“新京津高银天下”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该项目包含大型高端房地产项目“富国高银”、“天津环亚国际马球会”以及国际甲级办公大楼群云集的中心商务区三大部分。
高银地产负责人告诉本报,项目所处的高新区位于天津集聚发展潜质的西南区域,而天津南站的开通运行更给这个区域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地域优势。当交通成为引擎,区域的价值会飞速提升,而京津两地从此不再有距离,与其开车堵在二环两小时,不如城际30分钟后到“家”。
在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看来,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与河北廊坊是京津冀地区未来三个最有潜力的核心经济增长极之一。以天津滨海新区为核心,并纳入曹妃甸和北京地区,打造一个“1+2”综合性的、多点的自由贸易区,进行比上海自贸区更彻底的探索,这是有条件和有可能的。
“新京津高银天下”目前拥有交通枢纽的资源。天津南站近在咫尺,至北京中心区域30分钟车程、至上海与杭州仅需4~5个小时,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18公里,紧靠京沪、津保、京塘高速公路,更毗邻城市地铁三号线。2013年在项目区域内更开通了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首家市区内城市候机楼,项目业主可就近选择在此办理值机手续,领取登机牌,乘坐机场巴士车直达天津机场航站楼,与世界主要城市与地区紧密相连。随着高银金融117大厦工程的推进,这一未来天津新城市地标兴起,这里将迎来众多商界巨子的入驻、“富国高银”高端生活圈的形成、马球会奢华运动赛事的持续举办。
提及6月2日刚刚落幕的2014玛莎拉蒂环亚马球经典赛,高银地产负责人还十分兴奋。几天时间里,云集了世界各地一流马球选手的四支球队(玛莎拉蒂队、FIPA Maritime队、富国高银队和湾流宇航队)为观众带来四场极高水准的马球赛事。
该负责人称,天津环亚国际马球会也是高银的项目内容,是目前全国最具规模的马球会之一。谈及整个项目的定位,他称高银将力图为客户打造一个独有的高端生活圈。
(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