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丽敏 魏凯
年近古稀,曹德旺开始为他的玻璃帝国构筑更大的梦想,大力开发国际市场。“很多人都骂我是神经病。”前不久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这位“玻璃大王”说道,“我认为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必须去做,这是责任。”
一个企业家的责任
记者:有人阐释榕商精神时,称赞您像榕树一样韧在志存高远,拒绝平庸;并秉承了茉莉花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的独特气韵。您认为年轻人如果想具备这些气质,应该从哪些方面着眼?
曹德旺:淡泊名利,学会换位思考。你把名和利看成粪土,自然而然就有这样的气质。你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那么这些气质就会远离你。我们公司正在做一款产品,是夹层的玻璃。现在提倡节能,在玻璃上面要镀20多层膜,先把这些材料雾化,再喷上去,一层一层来。很奇怪的是,最贵的白银不能镀在表面,镀在表面就会反光,就会难看。要镀在里面,这样形成了产品以后,玻璃破了它还在,入肉入骨地深入在里面,带来了冬暖夏凉。真正获得名与利,不能去争、不能去抢,你就让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你的膜。这种入肉入骨的东西,死了都还在。
记者:您这大半生以来最大的追求是什么?
曹德旺:我最大的追求,跟你们讲,不一定听得进去或者相信。我真正的追求就是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富足,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在考虑这件事情怎么实现。你说我快70岁突然宣布去组建福耀国际集团,开发国际市场,很多人骂我是神经病。难道我不知道企业的事业是风险事业,开发国际市场风险非常大,弄不好的话前功尽弃吗?我认为我的成功首先有国家的支持和帮助,有员工的共同努力。我认为福耀真正想要成功,立于不败之地的话,需要一个很强势的国际业务和它配合,相互支撑。因此我认为我的任务没有完成,必须去做这件事情,这就是责任。
“我从来没想过要赚多少钱”
记者:我很想了解,在公开场合,您一般会怎样介绍您的家乡福州?
曹德旺:一个多月前在一个签约仪式上,我这样介绍福耀玻璃和家乡福州。我说,我是来自中国的福耀,我是做汽车玻璃的,是全球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之一。我那个企业是改革开放后由自己创办的,地点在我的家乡福州。福州处在东南沿海地带,与台湾毗邻,因其靠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从古老时代开始福州人就沿海四处漂流、谋求发展,因此现在全球很多地方都有我们家乡人在创业。
记者:作为闽商领军人物,请您谈谈您对“榕商精神”有怎样的体会和感受?
曹德旺:闽商也好,榕商也好。我认为,闽商确实有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有吃苦耐劳、奋发图强的精神。由于我们存在很多先天不足,因此该承认我们闽商队伍在经济发展的文化策略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告诉我们,要成功必须具备三德。
第一是阴德。指的是祖上积累的东西和自己苦修的东西,这一点我们很落后,(当年)穷山恶水一分田,从真正填饱肚子到现在不足三十年时间。过去都是做农业,现在我们所谓的经济都是以建筑业为主的,这个结构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工业企业是要积累经验。成功需要努力的同时,还需要时间来沉淀它的文化。
第二是功德。功德指的是企业家自身的综合素质到什么水平。我们以前没有做过工业,是种田的,不是自己勤读苦修的话,这二三十年这也做那也做,哪怕你赚了些钱,离真正的成功还有一段距离。
第三是道德。一个没有道德的企业和商人肯定不会成功。我们很多闽商在这方面,还需继续努力。
记者:您刚才提到榕商还有一些是需要改进的。您认为,如果要把榕商这块牌子擦得更美更亮,榕商应该从哪些方面着眼?
曹德旺: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追求。不要单纯看钱,追求的是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富足。一切为这个而付出,而不是为自己腰包饱不饱。如果没有正确的追求、端正的动机,你谈成功、距离成功会比较远。我从承包工厂到现在,我从来没想过要赚多少钱,跟钱是没有关系的,我认为钱是身外之物。有本事的人来管理财富,钱到你口袋里,这是社会的钱你帮它代管而已,你得到的惟一的权利是你可以随心所欲给谁,但是肯定不是给你自己。